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这首明代诗人周在的《闺怨》描绘了江南与燕山两地截然不同的季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二月的江南已经春意盎然,女子穿着轻盈的罗衣感受着温暖,而北方的燕山却依然雪花飘飞,春色未至。诗人通过“子规啼不到”这一意象,暗示了闺中女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她虽然知道故乡的美好,但因环境的冷酷和内心的孤寂,并没有激起回乡的渴望。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闺中少妇深深的思乡之情。
我闻造化本无私,一物亦荷覆载慈。
如何今日随阳鸟,嗷嗷遍野常苦饥。
呼群日暮声悽恻,北望风烟迷故国。
欲向丹山朝凤凰,羽毛摧落飞无力。
寒鸦冻雀共相怜,缩颈徘徊集中泽。
伤心枵腹啼向人,但诉稻粱谋未得。
秋山摇落秋江寒,念汝岂独一饱难。
风云惨澹鹰隼击,窃恐性命危不安。
况乃朱门臭败肉,手尚弯弓腰箭镞。
少年百步诩穿杨,沙渚衔芦何处伏。
生计萧条起杀机,哀哉六翮将安归。
云天万里愁无限,客里西风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