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山中十首·其九》
《宿山中十首·其九》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玉箸篆文古,银钩楷法精。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0)
翻译
玉制的筷子刻着古老的篆文,
银色的钩状字体展现出精湛的楷书技艺。
注释
玉箸:形容筷子像玉一样精美,可能指材质珍贵。
篆文:古代的一种文字风格,常用于印章或装饰。
银钩:银质的书法笔画,形象地描述楷书的笔触。
楷法:楷书的书写法则,规整严谨。
千载:千年,表示时间久远。
打碑声:敲击碑石的声音,可能指的是刻碑或书法爱好者摹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宿山中十首(其九)》。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认知。

“玉箸篆文古”,“玉箸”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笔架或笔洗,常用来盛放毛笔,“篆文”则是古代一种印章上的文字,字体古朴、庄重。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将书法的艺术性与古朴的篆文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于传统书法之美的赞赏和追求。

“银钩楷法精”,“银钩”通常指的是用银制成的笔架或装饰品,“楷法”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以其端庄、典雅著称。诗人以“精”字形容,强调了楷法之美的精妙和细致。

“得知千载下”,这里的“得知”意味着诗人对书法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千载”则是指时间的长久,即历史悠久。诗人表达了他希望这种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时有打碑声”,古代常常将书法作品刻石以资传世,这里“打碑声”象征着书法艺术被后人所重视和传颂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声音,强调了书法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于这种艺术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后世的美好愿望。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个人情怀,也表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不乐

不乐情怀每怆神,思量排遣转频频。

惕乾不息无他诿,邂逅相仍有底因。

渐益年华知爱子,常筹雨泽为勤民。

閒开梵帙消繁虑,却愧根难净六尘。

(0)

德寿寺六韵

精蓝礼法王,取便憩禅房。

壁认前巡句,炉焚今日香。

隔林飘静籁,满院贮韶光。

座爱芬春蕙,庭将绽海棠。

重来法云处,却忆少年场。

妙谛当机示,何须论幻常。

(0)

端村·其一

樊舆纡辔驻端村,水猎绳先一讨论。

引领群黎欣望幸,都缘曾被圣人恩。

(0)

唐县道中作·其四

背看西岭隔云林,古县民风信悦心。

老幼熙熙顺耕凿,放勋遗泽逮于今。

(0)

示山西巡抚阿里衮及其属吏

策骑度龙泉,山川限晋燕。

入疆今两度,省俗幸仍前。

穿窖堆陈粟,梯冈辟野田。

唐风知尚俭,示礼要为先。

(0)

阅本

黄阁封章驿骑驰,不因巡幸懈畴咨。

四方旸雨随时较,万姓安危切已思。

亦曰钦哉贯谟典,允惟难矣作君师。

兢兢无敢渝初志,勤政常承家法贻。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