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倦。残红窗冷风如剪。风如剪。
剪愁不去,剪花如霰。湘屏曲处斜阳暖。
江南残梦情难遣。情难遣。绿杨帘幕,碧桃庭院。
春光倦。残红窗冷风如剪。风如剪。
剪愁不去,剪花如霰。湘屏曲处斜阳暖。
江南残梦情难遣。情难遣。绿杨帘幕,碧桃庭院。
这首《忆秦娥》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沈泽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离别之情。
开篇“春光倦”,点明了季节与情感基调,春日的慵懒与倦怠,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写照。接着,“残红窗冷风如剪”一句,以“残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窗冷风如剪”则描绘了环境的凄清与寒冷,风如同锋利的剪刀,不仅切割着花瓣,也切割着诗人的心绪。
“风如剪。剪愁不去,剪花如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切割感,风不仅剪断了花朵,也剪断了愁绪,但愁绪却难以被彻底割舍,如同雪花般在空中飘散,暗示着愁绪的无尽与难以摆脱。
“湘屏曲处斜阳暖”转而描绘了一抹温暖,尽管是在“湘屏曲处”,即曲折的湘屏之后,斜阳的余晖依然能带来一丝温暖,这或许是对心中那份温暖记忆的怀念,或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江南残梦情难遣。”表达了对江南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但这份情感却难以释怀,如同梦境一般,虽美好却难以触及现实,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最后,“绿杨帘幕,碧桃庭院。”以绿杨与碧桃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绿杨与碧桃的生机与美丽,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映射。
整体而言,《忆秦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哀愁与离别之情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