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升铛里乾坤,问谁巧制同丁缓。
香浓圣水,光莹伏火,淡烟徐转。
尽日回廊,连宵寒雨,一樽常满。
羡奚奴、去后几番沸了,浑不用、挥纨扇。
尽解相如消渴,更添他、杜康沈湎。
花阴径窄兰舟,波净相携游遍。
小病初愈,故人重到,乳花浮盏。
待餐来温饼,朱衣拭取,验何郎面。
半升铛里乾坤,问谁巧制同丁缓。
香浓圣水,光莹伏火,淡烟徐转。
尽日回廊,连宵寒雨,一樽常满。
羡奚奴、去后几番沸了,浑不用、挥纨扇。
尽解相如消渴,更添他、杜康沈湎。
花阴径窄兰舟,波净相携游遍。
小病初愈,故人重到,乳花浮盏。
待餐来温饼,朱衣拭取,验何郎面。
这首清代吴敬梓的《水龙吟·自然铛为真州家芗林赋》是一首赞美自然铛(一种古代烹饪器具)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铛内乾坤,称赞其制作巧妙,如同丁缓之工。他形容铛中烹煮的圣水香气浓郁,火焰被巧妙地控制,轻烟缓缓上升,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词中还描绘了在连绵寒雨中,主人常备美酒,与朋友共饮,享受闲适时光。
诗人羡慕那使用铛的人,即使离开后,酒水也能保持恒温,无需扇风散热。他还借古人相如和杜康的典故,表达对美酒的喜爱,以及与友人一同畅游花阴、泛舟湖上的惬意。词尾处,诗人提及自己病愈后,老友来访,共品温热的饼食,仿佛还能通过食物验证友人脸上的红润,增添了温馨的人情味。
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自然铛的实用价值,又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细腻体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