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芙蓉国,空门夜不扃。
异人驱石古,神女弄珠明。
跨鹤真凌汉,燃犀肯照冥。
云根终古在,岂是岛中生。
海上芙蓉国,空门夜不扃。
异人驱石古,神女弄珠明。
跨鹤真凌汉,燃犀肯照冥。
云根终古在,岂是岛中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海上佛国景象。首句“海上芙蓉国”以“芙蓉”喻佛国之纯净与美好,形象地将佛国比作海上盛开的花朵,充满生机与祥和。次句“空门夜不扃”则进一步渲染了佛国的宁静与超然,即使在夜晚,佛门也不关闭,象征着佛法的常开不闭,普渡众生。
接下来,“异人驱石古,神女弄珠明”两句,运用神话色彩,描述了非凡人物与神灵的活动,他们或驱使古老的石头,或玩弄明亮的珍珠,增添了诗篇的奇幻与神秘感。这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佛国中充满了超自然的力量与奇迹。
“跨鹤真凌汉,燃犀肯照冥”两句,通过“跨鹤”与“燃犀”的典故,表达了对超脱世俗、洞察幽暗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鹤被视为仙禽,燃犀则是指照亮黑暗,这两者都象征着超越凡尘的精神境界与智慧光芒。
最后,“云根终古在,岂是岛中生”两句,以云根为喻,强调了佛国的存在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岛屿,而是永恒存在于宇宙之中,寓意着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国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认为真正的佛国精神不应被局限在物质世界的一隅,而应贯穿于整个宇宙,成为指引人们心灵归宿的永恒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智慧的佛国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百年湖海气,得初效,处囊锥。
更绿鬓朱颜,雄姿英发,光射征衣。
大夫喜伸知己,感宸恩深重此身微。
虎节才辞北阙,丹诚已落东垂。
中天雨露彻偏裨。
只欠海诸夷。
好敷悉丁宁,殷勤感悟,立解疑危。
边隔普*王化,便细心怀德径来威。
一降功名事了,清御史册腾辉。
千古大名下,五福几人全。
相如妙龄词赋,一降冠群贤。
姓字家传户说,丰表芒寒色正,星日丽青天。
朱服赤墀里,绿发玉堂仙。
忽西风,吹梦破,海成田。
冥冥造物,云龙风虎又*缘。
两代斯文盟主,百载中朝元老,雅望更谁先。
好藉金莲烛,寿酒要如川。
尊酒留连者累日,过后讣音至长安,予不胜惊悼。
今年以事来都,其弟义甫秘监会予于东溪,出示嘉议墨梅横幅,因作长短句一章,兼致区区追挽爱笔端造化,春不尽、思无边。
看诗意精神,不求颜色,物外神仙。
回头水南水北,觉冰姿玉骨却凄然。
一片肝肠铁石,三年雪月情缘。
洛阳尊俎记留连。
慷慨正华年。
恨鞍马匆匆,长亭老树,芳草离筵。
西风雁来何处,忽传将、幽恨到重泉。
昨日东溪再过,不堪尘满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