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春云似舞衣,乱流残照弄晴辉。
浮云自爱无拘刺,流水年华去不归。
江上春云似舞衣,乱流残照弄晴辉。
浮云自爱无拘刺,流水年华去不归。
这首《春江词(其三)》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对春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首句“江上春云似舞衣”,以春云比作舞者的轻纱,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江面上云彩轻盈飘逸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场舞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乱流残照弄晴辉”,描述了夕阳余晖洒在江面上,与江水中的倒影相互交织,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的“乱流”不仅指江水的流动,也暗示了光线在水面的跳跃与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浮云自爱无拘刺”,诗人将浮云人格化,赋予其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性格特征。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流水年华去不归”,则揭示了时间流逝的不可逆转性。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年华去不归”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肝人之肉日不给,岂谓穹苍亦解泣。
变作阴霾黯八荒,沈沈苦雨掣风急。
堕井颓堤无处无,昔日高原今下隰。
沈灶生蛙釜有鱼,百粤连旬俱饮湿。
大风吹梦忽宵惊,万瓦争与排墙倾。
子妇颠踣无户庭,得人无恙从屋鸣。
陇头遗穟卧生耳,屋底秸珠长有尾。
崩角吁天天不闻,百室劬劳今已矣。
大江南北忽夏枯,河渴时还涓滴无。
尺泽尽汇岭一隅,谁言大地同洪垆。
乱山行不尽,脉络互联属。
初遇喜奇峭,稍习厌荦峃。
凌晨问去程,西溯沔水曲。
寒流净匹练,泄泉铿碎玉。
独鹭破烟青,孤帆饱川绿。
萧萧栟榈中,历落几家屋。
半扉翳芦花,破网挂疏木。
时见溪边人,添薪斫修竹。
不意险巇尽,清川此豁目。
安得解征鞍,借我径三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