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
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
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此诗《小秦王·柳浪闻莺》以细腻之笔描绘了春日里柳浪与莺鸣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香雾濛濛不肯收”,以“香雾”形容春日清晨的湿润空气,雾气缭绕,仿佛不愿散去,营造出朦胧而温馨的意境。接着,“丝丝垂柳绾春愁”,将垂柳的柔美与春日的愁绪巧妙结合,柳丝轻拂,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同时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玉骢也解游人意”,这里的“玉骢”借指骑马之人,通过“玉骢”与“游人”的互动,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巧妙地赋予马匹以情感,使其仿佛理解了游人的内心世界,愿意停留倾听莺声,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句“却听莺声便欲留”,直接点明了主题,莺鸟的啼鸣不仅吸引了游人的注意,也让马儿驻足不前,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象的留恋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
凉州贼烧洛阳宫,黄屋迁播侨邺中。
兵驱椒房出复壁,帝不能救忧及躬。
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
九州战血丹野草,不闻鬼哭闻歌钟。
时人肆骂作汉贼,相国自许贤周公。
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
繁华销歇世代远,惟有漳水流无穷。
时时耕者钁遗瓦,苏侵土蚀疑古铜。
后来好事斲成砚,平视端歙相长雄。
参军得之喜不寐,携归光怪夜吐虹。
谓宜载宝饷洛贵,顾肯割爱遗山翁。
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
白头始获交石友,非不磨砺无新功。
复愁偷儿瞰吾屋,窃去奚异玉与弓。
书生一砚何足计,老瞒万瓦扫地空。
《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宋·刘克庄】凉州贼烧洛阳宫,黄屋迁播侨邺中。兵驱椒房出复壁,帝不能救忧及躬。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九州战血丹野草,不闻鬼哭闻歌钟。时人肆骂作汉贼,相国自许贤周公。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繁华销歇世代远,惟有漳水流无穷。时时耕者钁遗瓦,苏侵土蚀疑古铜。后来好事斲成砚,平视端歙相长雄。参军得之喜不寐,携归光怪夜吐虹。谓宜载宝饷洛贵,顾肯割爱遗山翁。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白头始获交石友,非不磨砺无新功。复愁偷儿瞰吾屋,窃去奚异玉与弓。书生一砚何足计,老瞒万瓦扫地空。
https://shici.929r.com/shici/kuIXmVhcs.html
水患被东南,陵谷倏变易。
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
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
鹳鸣鲁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处士泥没膝。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
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
休沐陪胜饯,轩盖何炜煌。
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
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
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
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
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
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
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
诸君敏于诗,援笔如蜚翔。
顾予乏华藻,山鸡追鸾皇。
颇能读古碑,所恨侵夕阳。
明发复扰扰,前游未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