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走笔戏书应令诗》
《走笔戏书应令诗》全文
南北朝 / 徐陵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ǒushūyìnglìngshī
nánběicháo / líng

zhàyīnqín

xiāngxiánchūn

jīnxiāohuāzhúlèi

fēishìyíngrén

qiūláijuàn

yánshùchén

céngjīngxīndài

èyíngxīn

piànyuèkuīhuādiàn

qīnghánjǐnjīn

qiūláiyìngshòujìn

piānzheyāoshēn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情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在孤寂生活的无奈。首句“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表达了对当前日子的不满,与过去温暖的春天相比显得黯淡无光。接下来的“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尽管有灯火和花香陪伴,但依旧无法驱散心中的寂寞。

诗中“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一句,通过舞席的卷起和歌筵上积满灰尘,形象地描绘出了宴席的冷清与往日热闹场面的对比。紧接着,“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新知交替中那份不舍和无奈。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则是通过月光透过窗棂、轻寒穿透锦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最后,“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则是一种对身体状态的隐喻,或许暗示了诗人在秋天到来之际,对自己体态的关注,也可能是对生活无奈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寂生活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徐陵

徐陵
朝代:南北朝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生辰:507~583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修己以安人,嗟古有此道。

平生妄谓得,忽忽恨衰老。

年来亦见用,何益世枯槁。

逡巡事朝谒,出入自媚好。

报君要得人,被褐信怀宝。

斯人何时见,即上归耕表。

(0)

兴州新开古东池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

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

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

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0)

觅俞俊笔

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0)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

我见异人,且得异书。挟书从人,何适不娱。

罗浮之趾,卜我新居。子非玄德,三顾我庐。

(0)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其一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

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

(0)

送程德林赴真州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从,移书谏臣以自通。

元丰天子为改容,我时匹马江西东。

问之逆旅言颇同,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

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君为赤令有古风。

政声直入明光宫,天厩如海养群龙。

并收其子岂不公,白沙何必烦此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