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
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
此诗乃苏轼在宋朝创作,名为《觅俞俊笔》。诗中“笔工近岁说吴、俞,李、葛虚名总不如”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书法大家吴道子、虞畅以及李北海和郑板桥的崇高评价,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虽然在书法上下过一番功夫,但仍旧觉得与这些大师相比有所不足。接下来的“虽是玉堂挥翰手,自怜白首尚抄书”两句,则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奈,以及尽管已经是一位在书法上颇具造诣的玉堂挥翰手,却仍旧在不断地临摹古人的作品中寻求进步的心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向往与古人媲美的情怀。
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
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
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
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
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
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
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
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
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
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
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
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
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
万物有荣瘁,修途多险虞。
枥上曾称骏,辕下反为驹。
哀鸣望顾盼,主人恩不殊。
不覂骐骥驾,乃与驽蹇俱。
流沙千万里,秋风苜蓿枯。
梦想燕然山,追逐大将符。
皮相亦何凭,骨立亦何图。
傥再赐鞭策,犹堪任驰驱。
胆落彊金,黄天荡、楼船飞绕。
雨点样、打来征鼓,玉纤花貌。
名并千秋思报国,狱成三字悲同调。
几何时、绝口不言兵,无人晓。红粉瘦,青山老。
儿女话,英雄笑。看清凉居士,骑驴侧帽。
诗句翠微亭上梦,剑瘢春水湖边照。
把中原、事业负东风,闲凭吊。
屋外青山笑。笑先生、洗桐浇竹,几曾闲了。
可是未能除结习,清癖倪迂同调。
又三径、楼缘客扫。
出世无妨同入世,倚南窗,犹觉陶潜傲。
真朴性,古今少。一龛休说蜗庐小。
达人心,水流不竞,云眠都好。
淡到忘言方得意,静里天机人妙。
算何必、冷吟长啸。
添种碧桃花万树,溯仙源、即在红尘道。
浑不借,武陵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