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四言诗

我见异人,且得异书。挟书从人,何适不娱。

罗浮之趾,卜我新居。子非玄德,三顾我庐。

(0)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说话者自己。
异人:奇特的人。
异书:奇异的书。
何适:何处,哪里。
娱:快乐。
罗浮之趾:罗浮山脚下。
卜:选择,决定。
新居:新的居所。
子:你。
玄德: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三顾:三次拜访。
庐:房屋,这里指居所。
翻译
我遇见了一位奇特的人,还得到了一本奇异的书。带着书跟随这个人,无论去哪里都能感到快乐。
在罗浮山脚下,我选择了一个新的居所。你不是像刘备那样,多次来访我的小屋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苏轼所作,名为《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人开篇即写到“异人”、“异书”,表明他所遇之人以及得到的手书皆非寻常。"挟书从人,何适不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智慧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交流与分享的热爱。

紧接着,“罗浮之趾,卜我新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罗浮山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仙境,这里可能是诗人心灵寄托之所。他通过占卜选择新的居住地,寻找一处心灵得以栖息之所。

末句“子非玄德,三顾我庐”则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玄德"是指道家高深的修养和品德,诗人自谦不是具有这样高尚品德的人,但却有三次来访我的简陋居所。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纯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书籍和人际交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慎郡王山水小景十二幅·其一梅溪

幽梦到罗浮,春风入蓓蕾。

虚舟本无繫,泛此香雪海。

(0)

秋日即目用唐太宗爽气澄兰沼诗八句为题各赋一首·其二秋风动桂林

我爱玉华岫,馡风穗穗黄。

露光溢翠幕,鹫岭贮天香。

鼻观参离合,生机介暑凉。

轮囷枝叶好,脩斧恨吴刚。

(0)

泛月·其二

清风徐来波不兴,赋才玉局句堪称。

汉边疑见浮槎影,人在玉楼楼上层。

(0)

香山静室作·其三

云端纵目恰云开,一俯皇都亦壮哉。

怪底诗人爱临赏,几多吟思个中来。

(0)

阵雨

阵雨虽屡作,艰致渥且优。

前朝斋法宫,傍晚云脚浮。

点滴只顷刻,旋成霁景收。

次晓自御园,有来内侍流。

问彼以雨势,咸云觉稍稠。

昨因大祀旋,园林卜鸣鸠。

颇睹油然兴,曾无沾尔酬。

诘旦理庶政,召询卿尹俦。

告我昨在京,眼见盈浍沟。

奇哉彼雨工,何独无缘投。

岂其果有意,避我如相仇。

欺饰中涓常,于彼奚深求。

国是夙所倚,不宜逐悠悠。

或者欲慰我,我宁易慰不。

匪诚未足信,诚然益可爱。

(0)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其三苍山飞瀑

画家谁不写飞流,个里神筌未易酬。

约略指南参活句,听如有响望如浮。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