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灯已过踏灯阑,瞥眼流阴正好看。
欲向法光轮转处,不迁识取月轮团。
试灯已过踏灯阑,瞥眼流阴正好看。
欲向法光轮转处,不迁识取月轮团。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燕九灯词》之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试灯和踏灯的场景,以及对时间流转与内心静观的深刻思考。
首句“试灯已过踏灯阑”,描绘了灯火初尽,人们在灯会结束时漫步的情景。这里的“试灯”可能指的是在正式灯会前的预演或小型灯会,而“踏灯阑”则形象地展现了人群散去,灯火渐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繁华后的宁静氛围。
次句“瞥眼流阴正好看”,则将视角转向对时间流逝的观察。一个“瞥眼”便捕捉到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流阴”既指时间的快速流动,也暗含了岁月如梭的感慨。诗人以“正好看”三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独特审美态度,即在看似匆匆的时间中,也能找到美的瞬间。
后两句“欲向法光轮转处,不迁识取月轮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探讨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洞察。这里的“法光轮转”可能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循环变化,而“不迁识取月轮团”则是强调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真理,即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应保持一种恒定的、深刻的洞察力,如同月亮虽有盈亏,但其圆满的本质始终不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人生、宇宙的和谐统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