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涵虚阁》
《涵虚阁》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

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

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

(0)
注释
幽居:隐居。
少:少有。
尘事:世俗之事。
潇洒:轻松自在。
江村:江边的村庄。
苔藓:青苔。
深:茂密。
三径:三条小路。
衣冠:指士大夫人家。
盛:繁盛。
岭云:山间云雾。
聚散:聚集和散开。
湖水:湖面。
清浑:清澈或混浊。
世德:世代的美德。
书:记载。
芳史:美好的历史记录。
传家:家族传承。
令孙:优秀的子孙。
翻译
我隐居在这里,远离尘世纷扰,生活轻松自在,就像江边的村庄。
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深深掩映,我家门第繁盛,衣冠显赫。
山间的云雾时而聚集,时而散开,湖水清澈或混浊,自成一派景象。
家族的美德被载入史册,子孙后代传承着优良家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自述其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的喧嚣,选择了一个清净幽雅的环境来居住,这种环境让人感觉到一种如同江畔小村般的宁静与闲适。"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家宅被青苔所覆盖,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表现了家族的繁盛和文明。

"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通过对山岭云雾聚散不定的描写,以及湖水清澈见底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最后两句"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美德和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家庭生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村居杂咏·其二

频年多旅食,三径已全荒。

草蔓蹲鸱地,藤穿牡蛎墙。

忘情任牛马,屈指计行藏。

穷巷谁相问,高歌学楚狂。

(0)

春兴·其一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

天荒地老无人识,笑志歌怀亦自如。

负米到家春未尽,乡园行乐想潘舆。

(0)

张启男崇南过集

知己朋簪合,埙篪妙友于。

当歌风景淡,薄醉月华都。

读古商奇字,询年惜壮图。

吾侪有真韵,偏与俗人殊。

(0)

扶胥观日出歌

眼前墨漆天地开。天地开,红日来。扶胥客,临高台。

高台俯仰一万里,朱砂潬照半天紫。

紫气瞳瞳大海中,乾坤人事尚冥濛。

吸得光华入肺腑,波间万尾金龙舞。

(0)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其一

徵兵转饷日何穷,少府金钱尽废供。

不见犁庭歼丑虏,惟闻弃甲走元戎。

摧残禁苑煤山火,零落朝仪建业钟。

遥忆鼎湖兼雪窖,忠魂曾有几从龙。

(0)

甲子门吊张文烈先生

激烈忠魂逝奕英,啼鹃血破月三更。

置君覆社知谁是,报国捐躯岂论名。

岸草无心风泣笛,珠江有恨浪悲钲。

于今落木秋霜夜,犹叱云旂北路行。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