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冶秋词十四首·其十二》
《冶秋词十四首·其十二》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绿杨低指隔红墙,紫燕呢喃傍杏梁。

他日相思山下路,银灯桃尽记平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画面。"绿杨低指隔红墙",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绿色的柳树轻柔地垂落,似乎在指向远处的红色围墙,展现出盎然生机与静谧的氛围。"紫燕呢喃傍杏梁",则通过紫燕在杏花盛开的屋檐下呢喃私语,增添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富有动态感。

后两句"他日相思山下路,银灯桃尽记平章",诗人借景生情,想象未来某一天在山下的小路上回忆起此时的情景,那时的银色灯光和凋零的桃花将共同构成深深的思念。此处寓言式的表达,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康有为作为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他的诗词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于生活与情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送任政道

萧寺同时客,交情子更深。

有时长共说,无事即相寻。

临水初分袂,因风数寄音。

青云如得路,珍重岁寒心。

(0)

即事

平边活国不关侬,昼永新添炙背功。

鸠妇仳离天欲雨,鹊巢低稳岁多风。

一弹指顷韶光半,微破颜时梦事空。

但得馀生无病恼,从渠南北与西东。

(0)

武林山十咏·其二莲花峰

巨石如芙蕖,天然匪雕饰。

盘礴峰顶边,婵娟秋江侧。

涉川试谁探,作砺当自惜。

坐与荣落同,正心未尝易。

(0)

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0)

嘉祐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岛夷尚弗尔,况乃此京城。

天公亦鉴详,天子大圣明。

尧时不昏垫,安见尧忧茕。

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营。

祠官骏奔走,请祷必竭诚。

庙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

灵气自莫主,非以尧言轻。

霹雳夜复作,虾蟆尚听鸣。

辇道有白水,都人无陆行。

浮萍何处来,青青绕我楹。

连墙已坏破,屋赖支撑牢。

缅怀所亲友,亲友皆占高。

独知欧阳公,直南望滔滔。

遗奴揭厉往,答言颇力劳。

正取旧戽斗,自课僮仆操。

明日苟不已,挈家仍避逃。

贤者尚若是,焉用数我曹。

免为不吊鬼,世上一鸿毛。

(0)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昨朝江南客,语子川上亭。

有时飞雨来,不见前山青。

卉萼人未识,鸟响日可听。

既将迟贤者,无使童仆扃。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