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
《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0)
翻译
泥土化作吴王的铠甲,越王士兵的骨骼已朽烂。
五月菖蒲生长茂盛,槜李之城千年历史悠长。
菖蒲根下蛙声震怒,城中夜晚乌鸦啼鸣。
吴越两国早已灭亡,游子心中空自忧虑。
夕阳余晖照在孤独的亭台,钟磬声悠悠回荡。
注释
土化:比喻吴王的遗迹。
吴王甲:吴王的铠甲,象征历史遗迹。
骨朽:指骨骼腐朽,暗示时间久远。
越王兵:越王的士兵,代指古战场。
五月:农历五月,菖蒲生长旺盛的季节。
菖蒲草:一种水生植物,有象征意义。
槜李城:地名,可能指古代吴越之地的著名城市。
蒲根:菖蒲的根部,可能暗示生机与活力。
蛙怒嚎:形容蛙声洪亮,充满力量。
乌夜鸣:夜晚乌鸦的叫声,增添凄凉气氛。
客心:游子或外乡人的心境。
空屏营:空自忧虑,内心不安。
落日:傍晚的太阳。
孤亭:孤独的亭子,可能象征寂寞或历史遗迹。
悠悠:长久、深远。
钟磬声:寺庙或古建筑中的钟声和磬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题嘉兴永乐院槜李亭》,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出吴越两国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沉寂。首句“土化吴王甲”暗示了吴王墓地的沧桑,次句“骨朽越王兵”则点出越国军队的遗迹。五月的“菖蒲草”和千年“槜李城”,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岁月的流转。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两句,通过蛙鸣和乌鸦的叫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吴越两国灭亡后的寂静与荒凉。最后,“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作为过客的孤独心境。

结尾“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以落日、孤亭和悠扬的钟磬声,构成一幅寂寥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古抒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子权京口夜宿见寄

寒江漠漠客帆稀,独泊扁舟望翠微。

巳泻绿醽聊自适,更邀白鸟共忘机。

水闲海月寒初上,树尽秋城碧自围。

嗟我相思邈千里,不来同此两忘归。

(0)

送僧归护国寺·其二

岿然傍势浙江东,不羡金庭第一峰。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现几千重。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现能飞钵底龙。

平日旧游今复到,苍崖邃谷抱长松。

(0)

鹧鸪天·其二寿杜士美

帝乙何年骑玉龙。武夷仙伯笑相从。

长庚瑞应游仙梦,碧藕花开解愠风。

歌既醉,乐元丰。明良相悦寿无穷。

野人更有深深祝,笑指三台十八公。

(0)

句·其五

一番风雨催寒食,千里莺花想故园。

(0)

句·其十二

凤环捧席带香屏,鲸杯倚伎和云捲。

(0)

满庭芳·其七和王冲之西城郊行

麦野青深,桃溪红暗,浪游何处芳园。

清明初过,门巷霭晴烟。

柳外池塘绿遍,溪流细、终日溅溅。

东风软,谁家儿女,墙里送秋千。花前。

从醉倒,吾当尽量,君盍忘年。

纵杯盘草草,随分开筵。

自有高谈雄辩,何须问、急管繁弦。

身长健,少陵如在,应赋饮中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