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夕文燕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
《寒夕文燕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文燕聚会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雅致。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情感、景物与意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联“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以细雨衬托出聚会的温馨氛围,鹤与凤的意象则增添了高雅与神秘感,仿佛在空中引领着宾客步入聚会的殿堂。这里通过自然景象与神话元素的结合,展现了聚会的庄重与超凡脱俗。

颔联“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浪漫与宁静。红烛如同花月之夜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绿窗则让人联想到木兰舟的轻盈与舒适,暗示着聚会中的温馨与惬意。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想象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既现实又梦幻的场景。

颈联“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将聚会的活动与自然景观相联系,通过杨柳与芙蓉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杨柳的舒展与芙蓉的并头,不仅象征着聚会中人们的欢聚一堂,也寓意着情感的和谐与美满。

尾联“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以梅魂设问,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梅花的孤傲与寒冷的水流形成对比,暗示了聚会虽短暂却留下深刻印象。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神话元素、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浪漫与高雅,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山中夜坐怀田先生

老厌虫鱼技,贫甘鹿豕群。

残灯昏夜雨,落木响寒云。

烽远惊时见,钟疏坐不闻。

道南犹可仰,天未丧斯文。

(0)

食鱼呈刘河泊·其三

病来物物不入口,最想波鳞芼涧蔬。

紫鲤上盘煮白雪,加餐愿看腹中书。

(0)

题宣和画鹅雏卷·其二

宴安花木应成癖,游戏翎毛思有馀。

内苑养雏何所赐,右军能写道家书。

(0)

赋绯菊

丹砂窃服驻秋容,便与东篱景不同。

徒有赭颜承雨露,苦无清节傲霜风。

极知妩媚随人易,祗恐繁华过眼空。

处士欲言何足辨,南山正落酒杯中。

(0)

酬答启东明上人诗画之惠

上人自是赞休徒,风雨重逢世事殊。

竹寺每怀尊宿健,草堂能忆故人无。

三年艾起烟霞疾,八法书存竹石图。

他日相思回首处,白云千丈一峰孤。

(0)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其一

苍颜白发未投閒,祇讶名兼吏隐难。

月校舟缗留渡口,春催茶贡住林间。

何年天禄然藜杖,旧日霜台借铁冠。

圣代于今偏敬老,几人半俸卧柴关。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