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省》
《归省》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古风

风松露竹寒潇潇,眼前百物俱零凋。

青衫游子感时变,思亲言归心摇摇。

岂无知己同笑傲,岂无莼鲈称情好。

独怜不见倚门亲,泪洒西风忆萱草。

(0)
鉴赏

这首诗《归省》由明代诗人黎贞所作,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风中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景。

首句“风松露竹寒潇潇”以自然界的景象开篇,通过“风”、“松”、“露”、“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冷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萧瑟,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接着,“眼前百物俱零凋”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之感,将游子所见的一切都描绘成凋零的状态,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青衫游子感时变,思亲言归心摇摇”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青衫是古代文人常穿的服饰,这里用来形容游子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游子因季节的变化而触发了对家的深深思念,心中充满了归家的渴望,但又因未知的路途和可能的困难而感到犹豫和不安。

接下来,“岂无知己同笑傲,岂无莼鲈称情好”两句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虽有朋友相伴,却仍难以忘怀家乡的美食和熟悉的环境。这里的“知己”不仅指朋友,也包括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莼鲈”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家乡美味的典故,这里借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最后,“独怜不见倚门亲,泪洒西风忆萱草”将情感推向高潮。游子在思念中最为牵挂的是家中年迈的双亲,他们倚门期盼儿子归来的情景让游子心生感慨,不禁泪如雨下。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这里通过“萱草”这一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面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个人情感冲突时的复杂心情。黎贞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归省》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沉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怀三茅道友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

(0)

长城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0)

江上山

绮霞明赤岸,锦缆绕丹枝。

楚客正愁绝,西风且莫吹。

(0)

追和秦隐君辞荐之韵上陈侯乞归凤山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

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煖甚紫罗衣。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0)

杏山馆听子规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髣髴千声一度飞。

(0)

龊龊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