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三茅道友》
《怀三茅道友》全文
唐 / 熊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

(0)
注释
尘事:世俗之事,指人间琐事。
解客嘲:消除别人的嘲笑。
十年:表示时间之长。
三茅:古代道教中的三茅真君居住之地,象征隐居之处。
碧洞:青翠的山洞,常用来比喻清幽之地。
云窗:云雾缭绕的窗户,形容仙境。
黄庭:《黄庭经》,道教经典。
雪夜抄:在雪夜中抄写经书。
丹桂:象征高洁,也指深奥的道理。
至论:至理名言,高深的见解。
五峰:泛指高山,也可能指特定的五座山。
深交:亲密的朋友。
杏坛:传说孔子讲学的地方,后泛指教育或学术界。
仙侣:仙人般的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浮名:表面的名声,虚名。
未肯抛:不愿舍弃。
翻译
尘世间的纷扰何时能停止别人的嘲笑,十年转瞬即逝我已来到三茅之地。
长久以来我总想起那碧绿山洞下的云窗,曾在雪夜借阅黄庭真经。
丹桂树似乎也有意传达深刻的道理,而五座山峰却无法传递我对知己的深深思念。
在杏坛的仙友想必会笑我,只因我为了虚名还不愿放弃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皦所作,题为《怀三茅道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

“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开篇即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其中,“三茅”指的是远方的朋友。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这里的“碧洞”、“黄庭”都是道教修炼之地的名称,而“云窗”、“雪夜”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朋友不仅是尘世间的情谊,更有精神上的共鸣。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这两句强调了友情的纯洁和深厚。“丹桂”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情操,“五峰”则象征着道德的高峻。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朋友品格的赞赏以及对彼此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人与朋友都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而非世间的虚名。

整首诗通过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谊和超脱尘俗的心态,是一篇颇具哲理和情趣的佳作。

作者介绍

熊皦
朝代:唐

熊皦(一作皎)九华山人,因系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人,故号九华山人。
猜你喜欢

送刘掌教归闽

先生何事遽严装,芹泮陶成两鬓霜。

三载雁稀乡梦远,千江枫叶客思忙。

登庸已谢岩廊想,饯别谁迟驿路觞。

满地离情题不尽,翩翩云翮向扶桑。

(0)

浮邱八景·其二晚沐堂

虚堂暇沐野尘空,景色风光俨画中。

一自星辰回郑履,依然佳胜与人同。

(0)

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其一

明牧招携兴倍长,看山终日绮筵张。

歌传激楚云边调,酒进宜城竹外觞。

堤树远连襄汉影,岩花轻点芰荷裳。

习池岘首当年事,千载来游复此乡。

(0)

秭归阻雨

西去巴梁路渺漫,潇潇积雨昼生寒。

孤城举目空波浪,尊酒看君有肺肝。

客梦易随青嶂断,乡心多共白云攒。

巫阳祇在啼猿外,愁绝阴霾起树端。

(0)

玲珑岩绝顶三首·其二

飞阁悬崖俯万寻,灵岩对酒落峰阴。

仙人窟宅还高下,幻迹熹微自古今。

龙虎尚馀丹鼎气,鸾凰时度紫霄音。

沧洲满目堪乘兴,莫问蓬莱路浅深。

(0)

贺崖州郑养真太守生子

刺史檐前报鹊频,欢腾周雅咏生民。

海中仙果宁论晚,掌上明珠喜见新。

瑞应三山呈鸑鷟,驹从五马产麒麟。

葵榴艳吐薰风午,汤饼筵开诞日晨。

滚滚公侯钟世泽,□□□□□□□。

曹家晬日提戈印,窦氏芳华续桂椿。

玉种荐田移郑圃,弄獐我亦误书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