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
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
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
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表达了诗人每次游览西湖时都舍不得离去,而高亭如同重重叠起,直入云端,显示了西湖美景的无穷魅力。"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则写出了诗人此刻站在高亭山上,回望西湖时的情景,那些曾经在水面上显得如此亲近的山峦,此刻从高处看去,却变得层叠叠,宛如屏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景观在不同视角下的多样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西湖之美的不断发现和深入体验。
诗中"不忍还"和"却望"等用词,流露出诗人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故地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这种眺远观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此外,诗中的意象构建和语言运用都十分精炼,既有高低错落之感,又不失平和谐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客居烦聒毒我肠,偶骑款段登周行。
西行三里渡小水,北上百步临高冈。
远近人家翳乔木,依稀邮舍围垂杨。
是时陇麦半乾槁,南风起浪日色黄。
所遇林桑已空兀,谁家妇女犹提筐。
惟南有山接嵩少,云门开阖峰低昂。
清回爽气彻心目,便觉尘虑都消忘。
回鞭窈窕历溪谷,野花野草供幽香。
壳蜗垤蚁各生遂,潜鳞飞鸟咸徜徉。
东折萦纡历平坂,纵观大化穷毫芒。
乃悟群生隐无极,始知一气包鸿荒。
此意悠悠真罕识,令人酷忆点也狂。
缓辔归来日已夕,满怀风月天茫茫。
天地有清气,钟人亦钟物。
阿谁写出江南春,彷佛湖山见佳木。
老干何槎牙,柔条亦森罗。
疏枝夭矫相交加,花神幻出连空葩。
长风吹落天家雪,万蕊千枝晓争白。
瑶台仙子舞衣飘,姑射神人佩珠结。
冰玉之姿孰与伦,生来不受半点尘。
野草閒花真?屑,粗桃俗李徒纷纭。
物意有如此,人间真太奇。
庾岭何须访消息,孤山不用寻横枝。
但愿江山处处结真味,共与盐鹾调六气。
星骑箕尾若可追,编书垂誉过千世。
虞帝尚钦恤,大禹泣罪人。
所以圣者心,天地同一仁。
周政失其御,侯章僣无伦。
刍灵既莫施,作俑亦不闻。
秦穆一朝逝,殉以三良身。
临穴殊懔慄,仰天亦悲辛。
古犹惜累辜,如何杀俊民。
王诛一以失,流毒荡无垠。
骊山锢重泉,银海通幽津。
遂使三秦众,半作地下尘。
天道本好还,嬴族亦沉沦。
因歌黄鸟诗,重为仁者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