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月,久漾画图中。
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寂寞古行宫。
秦淮月,久漾画图中。
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寂寞古行宫。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月色下的宁静与凄美景象。"秦淮月,久漾画图中",开篇即以秦淮河的月色入笔,将读者带入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之中。"久漾画图中",暗示这月色之美已非一日之功,而是长久以来被人们所描绘和传颂。
接着,“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楼台歌落日",夕阳西下时分,楼台之上或许有人在歌唱,歌声与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哀愁。"家家庭院泣秋风",则是在秋风的吹拂下,庭院中似乎充满了悲凉的情绪,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情感更为深沉。
最后,“寂寞古行宫”一句点明了整体氛围的基调——“寂寞”。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地方,此处用“古行宫”来形容,不仅指出了地点的历史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苍凉和深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秦淮河畔月夜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是一幅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画卷。
九里河梁昔携手,酒酣共折城南柳。
春风六载忽吹过,浮云万事无不有。
馀生闭户忍寒饿,薄宦随方困奔走。
径从莲幕换青衫,犹胜兔园嘲白首。
我床昨夜破却瓮,君印何时大如斗。
肯将车服耀故人,未觉来往烦佳友。
从今出处可忘言,柳边重饮城南酒。
彭城陈师道,三州一学官。
高文曾苏敬,伟节章赵叹。
百世有斯人,嫡孙承后山。
君材中梓漆,壤错榛与菅。
藻芹味苦淡,辄当粱肉餐。
莫终三釜养,竟堕一毡寒。
荣枯数前定,出处身两难。
腐鼠或青冥,枳棘栖孔鸾。
升高足易蹶,恬处寝亦安。
逆君散花洲,西上捲雪滩。
睹比第一义,子佩正聚观。
士方从北学,音已变南冠。
俎豆器疑朴,诗书味转酸。
何人力不变,此道独追还。
金溪有陆叟,昔仕乾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