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清明雨又风,天涯作客苦飘蓬。
空阶点滴愁都碎,歧路奔忙遇转穷。
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
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
魂断清明雨又风,天涯作客苦飘蓬。
空阶点滴愁都碎,歧路奔忙遇转穷。
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
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哀愁。首句“魂断清明雨又风”,以清明时节特有的风雨渲染出一种凄凉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失落。接着,“天涯作客苦飘蓬”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的境遇,将个人的悲哀与自然界的动荡相融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空阶点滴愁都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空荡的台阶上,雨水滴滴答答,仿佛是诗人破碎的心灵在诉说。而“歧路奔忙遇转穷”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努力,却总是在困境中挣扎,无法找到出路的无奈与绝望。
接下来,“五处乡心同白傅,一宵春梦感苏公”两句,运用典故,借白居易和苏轼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白傅和苏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故事往往与思乡之情相关联,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强化了自己的情感共鸣。
最后,“杏花节里归耕未,落尽村边几树红”描绘了一幅春日归耕图,但诗人并未真正归家,而是眼看着村边的杏花凋零,红叶飘落,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孤独、哀愁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