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
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
炼得此者,下鬼不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
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
炼得此者,下鬼不欺。
这首诗蕴含了道家炼丹术的核心思想,探讨了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天地间万物转化的哲学道理。诗中提到的“砂中汞”和“铅里金”,指的是通过炼丹术将低贱的物质转化为珍贵的物质,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升华与内在价值的发现。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句,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在炼丹术中,这种思想被用来解释物质转化的过程,即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步骤,将看似无用或低级的物质转化为具有高价值或精神性质的物质。
“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则直接点明了炼丹术的目标——从普通的物质(如砂、铅)中提炼出珍贵的元素(汞、金),象征着从平凡中寻找卓越,从低俗中发现高尚。
“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转化过程的重要性,将提炼出的元素比作天地间的大宝、日月的至精,强调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炼得此者,下鬼不欺”表达了通过这种精神或物质的转化,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生死、超越世俗认知的境界,暗示了炼丹术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和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炼丹术为载体,深刻地探讨了道家哲学中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在的修行和外在的实践,实现自我提升和精神升华。
莫舞郁轮袍,莫酌金叵罗。
四坐一时静,听我感慨歌。
君不见滔滔易水咸阳路,渐离击筑荆卿舞。
酒杯在手醉不成,八创空绕秦宫柱。
又不见睢阳夜战城欲摧,孤臣骂贼声如雷。
酒不下咽指流血,白羽空射浮图回。
古来志士轻一死,意气相期每如此。
独醒自古欲何为,空留遗恨随流水。
长歌感慨多怆神,不须闻此眉双颦。
直须痛饮乌程酒,与君醉倒蘋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