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初春》
《踏莎行.初春》全文
清 / 徐灿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0)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莎,音suō。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
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
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
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鉴赏

这首《踏莎行·初春》是清代女词人徐灿所作,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思乡之情。"芳草才芽,梨花未雨"两句,细腻地勾勒出春草刚刚萌发,梨花含苞待放的画面,清新而富有生机。"春魂已作天涯絮"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如飘零的柳絮般无着落。

"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通过描绘窗帘随风摇曳和樱桃树上鸟儿筑巢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词人对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故国茫茫,扁舟何许"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迷茫和寻找,扁舟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夕阳一片江流去"以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景象,寓言人生的流逝和归乡无望。最后两句"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词人借碧云和月痕,表达了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往事的追忆,不愿触碰那深藏心底的伤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展现了清初女性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徐灿

徐灿
朝代:清   字:湘苹   号:深明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生辰:约1618-1698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猜你喜欢

道中观戽水戏书

秧马泥深茧犊閒,烛龙顾影桔槔间。

寻常六月江南雨,不比君王帑藏悭。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十三

四面红蕖镜绿波,晚凉柰此野情何。

凭城更觉看山稳,入户还欣得月多。

(0)

早作

鸬鹚夜寒不得眠,永夜相语高树颠。

鸦鸣最早尤喧阗,啼呼相应动百千。

老鸡睡起足挛拳,侧头端如闻九天。

引吭一唱鸣宫悬,时哉不后亦不先。

朦胧初日见山川,吾庐晨起有炊烟。

(0)

晚春二首·其一

风甃残花满地红,别离樽俎谩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

(0)

无山

无山平野云天阔,有月高楼烟水微。

渴睡车中莺一啭,愁吟路上蝶双飞。

(0)

鹧鸪天·其二

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

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

添老大,转痴顽。谢天教我老来闲。

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