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树绕平丘,极目乾坤万里秋。
自是閒官堪适兴,不须吾土亦消忧。
幽崖碍日悬青蔓,高阁凭虚瞰碧流。
咫尺洞门无路入,野云孤鹤为谁留。
夕阳红树绕平丘,极目乾坤万里秋。
自是閒官堪适兴,不须吾土亦消忧。
幽崖碍日悬青蔓,高阁凭虚瞰碧流。
咫尺洞门无路入,野云孤鹤为谁留。
此诗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山林图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夕阳红树绕平丘”,以夕阳的余晖渲染出一片温暖而柔和的氛围,红树环绕着平缓的山丘,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极目乾坤万里秋”一句,将视野扩展至无限广阔,秋意盎然,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自是闲官堪适兴,不须吾土亦消忧。”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自嘲,虽身处闲职,却能从中找到乐趣,不必拘泥于一地之小,心胸开阔,自然无忧。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幽崖碍日悬青蔓,高阁凭虚瞰碧流。”这两句描绘了山间幽静的景象,悬崖峭壁上藤蔓缠绕,绿意盎然;高高的楼阁俯瞰着清澈的溪流,静谧而深远。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咫尺洞门无路入,野云孤鹤为谁留。”最后一句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洞门虽近在咫尺,却难以进入,仿佛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隐喻,而野云孤鹤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道人胸次绝尘滓,能得工夫无尽意。
醉中引兴春山青,醒来弄翰秋风起。
晦明变幻在毫端,倏忽烟波几千里。
少年我尝识其人,不见于今垂五纪。
此图似是夫君笔,馀子纷纷溟涬耳。
黄沙苍茫雪苑冬,旅窗展玩万虑空。
恍如身在苕源东,摄衣步上云山最高峰。
二客追随不能及,相与指点平沙明月中。
神气精三药,举世没人知。
气随精化,镇常神逐气无归。
心地不明天巧,业识更缠地网,背却上天梯。
今古多豪杰,生死醉如泥。树头珠,潭底日,显金机。
两般识破,性命更何疑。
活捉金精入木,炼就当初真一,方表丈夫儿。
信取玄中趣,端的世间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