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作》
《早作》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鸬鹚夜寒不得眠,永夜相语高树颠。

鸦鸣最早尤喧阗,啼呼相应动百千。

老鸡睡起足挛拳,侧头端如闻九天。

引吭一唱鸣宫悬,时哉不后亦不先。

朦胧初日见山川,吾庐晨起有炊烟。

(0)
注释
鸬鹚:水鸟名,善于捕鱼。
夜寒:夜晚寒冷。
永夜:长夜。
相语:互相交谈。
鸦鸣:乌鸦的叫声。
尤喧阗:特别喧闹。
啼呼相应:叫声应和。
动百千:震动四方。
老鸡:年老的母鸡。
挛拳:蜷缩着翅膀。
侧头:歪头。
闻九天:倾听天空。
引吭:放开喉咙。
宫悬:古代宫廷音乐。
时哉:恰当的时刻。
不后亦不先:不早也不晚。
朦胧初日:黎明的模糊光线。
山川:山水景物。
吾庐:我的房子。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
翻译
鸬鹚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睡,整夜在高高的树梢上相互交谈。
乌鸦的叫声最先响起,格外嘈杂,彼此呼应,声音震动四面八方。
老母鸡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翅膀,仿佛能听到天空的呼唤。
它引吭高歌,如同宫悬之音,时机恰到好处,既不早也不晚。
东方微明,山川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的夜晚景象,开篇即以“鸬鹚夜寒不得眠”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情境。紧接着,“永夜相语高树颠”则是诗人与自然万物进行交流,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鸦鸣最早尤喧阗"和"啼呼相应动百千"两句,通过对鸟鸣声响的描写,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细腻感受。

在“老鸡睡起足挛拳”一句中,诗人以老鸡为喻,表现出一种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节奏的深刻体悟。"侧头端如闻九天"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呼应,彰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境界。

“引吭一唱鸣宫悬”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发出的声音,如同挂在空中的琴弦发出回响,而“时哉不后亦不先”则是对时间和生命节奏的一种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适时而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朦胧初日见山川,吾庐晨起有炊烟”,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天色渐明,远处的山川轮廓开始显现,而诗人在自己的小屋里早早起来,有着炊烟升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是一种平静、自足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过李家坑

鸟道高千丈,云山入万重。

汗流愁赤日,力倦倚青松。

群仆频相失,行人竟不逢。

田家何处有,僧寺隔前峰。

(0)

咏古

杨生仕州县,谋国不谋身。

一朝解印绶,归来但长贫。

茅茨上穿漏,颓垣翳绿榛。

空床积风雨,蜗牛止其巾。

辛苦岂足念,杀身且成仁。

(0)

郊行

马上看山山不尽,客中行路路偏长。

丛祠社散群乌啄,层汉秋高数雁翔。

疏雨著人絺袖湿,微风吹面稻禾香。

回冈偶憩幽塘上,颠倒松阴百尺彊。

(0)

题小桃源图为韩寅仲先生·其一

松风忽过小溪湾,长出仇池石一班。

不问已知天地别,神仙自合享三山。

(0)

赠祝华封更号东岱·其二

豪襟似欲叩天关,呼我何堪住世间。

乍识更生名是向,因知元结字为山。

此时申甫藩宣降,他日云亭封禅还。

一自华封三祝后,高山遮矣迥难攀。

(0)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三

三载千明发,岂不怀宛鸠。

既惭蚨子母,亦妒雁春秋。

心畏病因病,人言愁始愁。

难将五十席,换取一扁舟。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