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流汤汤。
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
听此心恻伤。心恻伤,心欲折,单于高台望明月。
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
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
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
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
慷慨向前去,吉凶非所知。
君不见汉家开边三万里,卫霍肤功照青史。
陇头水,流汤汤。
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
听此心恻伤。心恻伤,心欲折,单于高台望明月。
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
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
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
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
慷慨向前去,吉凶非所知。
君不见汉家开边三万里,卫霍肤功照青史。
这首《陇头歌》由清代诗人戴亨创作,以陇头水为引子,描绘了边疆征戍的艰辛与士兵的内心世界。诗中充满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
首句“陇头水,流汤汤”,以陇头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接着,“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一句,将水的流动与远古的血泪联系起来,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点明了边疆征戍的持续性,暗示了战争的无尽和士兵的牺牲。接下来,“心恻伤,心欲折”表达了诗人对士兵内心痛苦的深切同情,而“单于高台望明月”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士兵与家乡的隔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同时通过“鸣咽”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哀愁氛围。接下来的“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表现了士兵面对痛苦时的自我解脱,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抗争。
“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以及士兵们在生死边缘的誓言。最后,“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则反映了士兵对于战功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和家庭的巨大影响,以及士兵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首对战争的控诉,也是一曲对士兵坚韧不屈精神的赞歌。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