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
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
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稽亭山寺的生活景象。"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两句通过对寺庙建筑的描述,展现了寺庙所处的高远和庄严,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美景,山门至松树之间的距离以及泉水流过洞穴的声势,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清幽脱俗之意。
接着,诗人写道:"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和即将返回家庭所在城市的礼节性质。这种转变也许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或是现实生活中的回归。
最后两句"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则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平静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佛法修行的执著。这里的"旧房"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居所,而"林下还登说法台"则是表达僧人回到自然之中,继续进行佛法的修习和传授。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而且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