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许主客》
《寄许主客》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藕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扬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ǔ
sòng / méiyáochén

zuóshānguāngqiánjīncháoshàobǎiyàntóufēng

yúnsànqīnshuǐtǐngshànggàipéng

jièwèichūnéngxiāojiǔliǎohuāyóuàizhàohóng

yángzhōuyǒu使shǐhuígǎnshēngfēisāi鸿hóng

注释
山光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邵伯堰头:地名,可能指邵伯湖边。
野云:乡村野外的云彩。
鱼艇:小船。
藕味:莲藕的清香。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花色鲜艳。
使:使者。
塞鸿:北方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信使。
翻译
昨天在山光寺前下起了雨,今天邵伯堰头刮起了风。
野外的云层聚而不散,低垂到水面,鱼舟无所依靠,只能盖上蓬帆。
莲藕的味道刚刚能解酒的干渴,蓼花在水中映照出红色的光芒。
扬州有使者急需回去,我才敢借此传达信息,而不是像大雁那样被阻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许主客》,通过对昨日山光寺前雨景和今日邵伯堰头风势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首句以雨点山光寺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次句转至今日,风起堰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或期待。

"野云不散低侵水",写出了乌云低垂,仿佛要触及水面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阴郁而宁静的气氛。"鱼艇无依尚盖蓬"则寓言了诗人自己或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小舟无处安放,只能任凭风吹雨打。

"藕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通过品尝藕的清新味道来寄托对友情的慰藉,同时也借红蓼花在水中摇曳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愿。

最后一句"扬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诗人借使者的急切归程,表达了自己无法亲身前往扬州与友人相见的遗憾,只能通过书信传递问候,这并非寻常的雁书,而是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剧笑自知跻奥室,好诗安敢望门墙。

饶君丽句春难敌,输我朱颜鬓未苍。

(0)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二十一

从游法侣意何长,况更深云僻处藏。

共喜春山有新事,小窗晴试露芽尝。

(0)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九

昼永呼童挂北轩,青山无数卧披看。

独怜杜宇啼声晚,催发芭蕉战莫寒。

(0)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四

万层翠巘玉崔嵬,独自凭阑日几回。

知有芙蓉更深秀,振筇何幸获追陪。

(0)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三

腾腾兀兀地行仙,依约曾参蚬子禅。

古庙纸钱堆里睡,从教岁月自推迁。

(0)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一

法真有子是弥天,派出南屏共一源。

鲁钝经旬陪夜语,浪持短绠汲深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