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莲曲送王伯循》
《采莲曲送王伯循》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采莲江之南,采莲江之北。

采莲何所有,但采莲中薏。

早闻别离苦当尔,不愿从前作相识。

纵令别离,不复相忆。

(0)
鉴赏

这首《采莲曲送王伯循》由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子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采莲江之南,采莲江之北”,开篇以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采莲何所有,但采莲中薏”一句,巧妙地将采莲女的日常生活与内心情感联系起来,薏米虽小,却承载着她们对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早闻别离苦当尔,不愿从前作相识。”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采莲女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即将分别的不舍。她们深知别离之苦,宁愿不曾相识,以免经历离别的痛苦,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纵令别离,不复相忆”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态度,虽然会经历别离的痛苦,但时间会冲淡一切,记忆中的美好不会被遗忘,反而成为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整首诗以采莲为线索,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岭梅

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

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

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

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0)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十五

万山相倚碧巑岏,灵鹫一峰圣贤宅。

如来往昔经行处,林泉鸟兽皆逆向。

清净眷属千五百,无日不闻钟磬音。

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0)

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其一

落月烟沙静渺然,好风吹雪下平田。

琼瑶万里酒增价,桂玉一炊人少钱。

学子已占秋食麦,广文何憾客无毡。

睡馀强起还诗债,腊里春初未隔年。

(0)

六月十七日昼寝

红尘席帽乌韡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0)

呈时宰二首·其二

不毛山海尽梯航,德洽重熙圣祚昌。

万国鼎新周礼乐,千官星拱舜衣裳。

惠沾圜土恩波阔,德及昆虫化日长。

天地至和昭感格,比闻甘露降番阳。

(0)

过淮甸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尚有旧时鸥与鹭,夕阳归处记南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