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永呼童挂北轩,青山无数卧披看。
独怜杜宇啼声晚,催发芭蕉战莫寒。
昼永呼童挂北轩,青山无数卧披看。
独怜杜宇啼声晚,催发芭蕉战莫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北轩中静坐赏景的情境。首句“昼永呼童挂北轩”写出了时间的悠长与环境的宁静,唤童子挂上帘幕,使得诗人得以在北轩中享受这份静谧。接着,“青山无数卧披看”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比作可躺可卧的画卷,生动展现了青山连绵不绝的景象,以及诗人沉浸其中、心旷神怡的状态。
“独怜杜宇啼声晚”则点出了时间的更迭,杜鹃鸟的啼鸣在傍晚时分响起,给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哀愁与凄美。杜鹃鸟的叫声,常被赋予离别、思乡之意,此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一句“催发芭蕉战莫寒”描绘了芭蕉叶在寒风中摇曳的情景,仿佛在对抗寒冷,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一句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登高丘,临清流。
惊涛拍岸风萧飕,东奔到海何日休。
浮生聚散类萍梗,满地花草凝閒愁。
士稚空盟大江楫,仲宣复上荆南楼。
日落苍梧思帝子,风生芦叶按伊州。
富贵豪华成莽苍,斜月窥林影千丈。
谁家金坞草犹黄,旧日歌台人竟往。
旧人已往新复来,仍张宝瑟劝金杯。
流鱼偶与水相得,长啸不知山欲摧。
鬓毛未白心成灰,城南啼乌声绝哀。
长空蘸酒波澒洞,峻坂堕足愁崔嵬。
仰天愤顿一起舞,蹋碎石壕千古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