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四》
《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四》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惯穿八索九流手,参透男婚女嫁禅。

蓦地来寻僧印可,赵州当日见南泉。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和徐侍郎兼呈郑渔仲(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与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知识、人生以及宗教的深刻理解。

首句“惯穿八索九流手”,以“八索”和“九流”借指广泛的知识领域,表明诗人对学问的深入探索与熟练掌握。“惯穿”二字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自如运用与深刻理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广博的学识和对知识的热爱。

次句“参透男婚女嫁禅”,将世俗的婚姻生活与禅宗的智慧相结合,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通过“参透”一词,展现了诗人对婚姻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洞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领悟。

第三句“蓦地来寻僧印可”,描绘了一种突然的顿悟或追寻的过程,暗示诗人可能在某个时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或解答了心中的疑惑。这里的“僧印可”可能指的是得到僧人的认可或某种精神上的指引,体现了诗人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归宿的渴望。

最后一句“赵州当日见南泉”,引用了禅宗公案中的故事,赵州和尚与南泉和尚之间的对话,常被用来比喻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启示或顿悟。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宗历史的熟悉,也暗示了诗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精神上的觉醒或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探讨了知识、人生与宗教之间的深刻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广泛知识的追求、对人生哲学的深思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腊月二十五日偶忆孟浩然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之句因次和此篇奉寄达善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

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

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

百年馀二老,莫遣寸阴虚。

(0)

乱定复过西溪

不过西溪三十秋,乱馀重到泪双流。

黄蒿满地青烟少,日暮驱车不敢留。

(0)

句·其九

一锋不断奸凶首,千古焉知将相才。

(0)

游寿安山示二子颐颢

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閒。

(0)

沁园春·其二寿许宰二月初一

三百篇诗,三十六篇,以祈寿言。

惟上天所佑,锡之君子,中心岂弟,盖有仁存。

允矣我公,韦平世胄,学问于兹有本原。

临民处,看精神秋彻,气宇春温。由来淑景中分。

第一日桑弧挂左门。

是赋受不凡,仁而宜寿,笑渠谄子,徒费辞繁。

命匪在天,算非由数,我只把公心地论。

从今去,管亟登槐棘,福遍乾坤。

(0)

秋虫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

天机发天籁,托彼蛩与螀。

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

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

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

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

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

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