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送客雨连宵,江上孤舟正寂寥。
曙色微分瓜步树,寒声秋拥海门潮。
刀头乐府悲歌里,白首斑衣涕泪遥。
越水吴山千万里,忆君东望几魂销。
西风送客雨连宵,江上孤舟正寂寥。
曙色微分瓜步树,寒声秋拥海门潮。
刀头乐府悲歌里,白首斑衣涕泪遥。
越水吴山千万里,忆君东望几魂销。
这首清代诗人傅均的《送华亭之吴下》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凄凉画面。首句“西风送客雨连宵”以秋风和连绵夜雨渲染出离别的愁绪,暗示了送行的艰辛与漫长。次句“江上孤舟正寂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在舟中的孤独感,烘托出离别的寂寥氛围。
第三句“曙色微分瓜步树”,通过黎明微光中远方瓜步山的影子,展现出希望与离别的交织,暗示着时光流转,离别无法阻挡。第四句“寒声秋拥海门潮”则以海潮的寒声,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以及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第五句“刀头乐府悲歌里”借用乐府的悲歌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自己心中的哀伤。最后一句“越水吴山千万里,忆君东望几魂销”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千里之外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这份思念带来的深深哀愁,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离别的无尽惆怅。整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马蹄明代寺,遗址话当年。
古刹分南北,沙门辨汉番。
莲台生妙谛,粥钵衍真传。
白塔层凌汉,红崖半插天。
烟尘迷野舍,香火结林禅。
柳密莺流转,松高鹿傍眠。
泥金熔象法,石碧挂龙泉。
绝顶登临望,云山曲曲攀。
前明遗旧寺,石印马蹄坚。
古洞盘旋凿,奇崖磊落悬。
飞沙迷曲径,滴水觅神泉。
塔险连云汉,峰危接雨烟。
番林千百树,佛界卅三天。
姊妹名山在,袈裟妙道传。
门深无俗客,禅静不知年。
清代崇有礼,犹留胖栗缘。
塞外幽花云锦色,佳种远传罗刹国。
秋来偶傍野庭开,应为羁人慰萧瑟。
任是无香也有情,怀风抱露态横生。
从余唤作边城菊,颇似孤寒始得名。
满山生白茅,茅白山亦白。
维翁养默惯,分与尘世隔。
拔茅覆山椒,牵萝缉茅壁。
面壁梦周孔,冥心契羲画。
茅疏壁缭多,缺月瞰深夕。
百年翁骨寒,山鬼夜敲石。
鼻耳真贯穿,诛茅掘遗磶。
见磶如见翁,护磶如护璧。
一磶复一柱,吾当陋晋籍。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