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
《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曲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诗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山林的宁静与官场的喧嚣,以及隐居与仕途的选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忙碌的反思。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宁静与官场的繁忙对立起来,暗示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特质。接着,“吏隐中间最妙”一句,点明了在官场与隐居之间,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最为美妙。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描述了朝廷对官员的重视与教导,但紧接着的“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教诲不在于官场的权力与地位,而在于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享受心灵的自由。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这里通过比喻,将朝廷中的官员比作鹓鹭(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暗示他们虽然忙碌,但不如诗人所赞美的隐士生活高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官场的某种疏离感。

“莲幕俊,玉堂老”,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场景,用“莲幕”和“玉堂”这样的词汇,既指代了隐居之地的清雅,也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宴高楼日日笙歌绕”,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但紧接着的“尘世梦,几人觉”则提醒人们,这样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多少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真正幸福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与官场、隐逸与仕途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十二月二十九日,集法源寺,为陈后山逝日设祭

谡谡长松绕佛坛,致斋为位讵无端。

顾兹一往相从意,益叹于今后死难。

贤达同时天独啬,士夫明耻国犹安。

流风已绝熙丰世,诗卷凭谁共岁寒。

(0)

宫词·其九十二

秋天如水月如霜,玉笛风清曲破长。

众乐任高声迥别,六宫齐道是君王。

(0)

宫词·其一

千官朝谒五门前,一路春风蜡烛烟。

宫漏乍停班已定,紫云开处望尧天。

(0)

寄王子长

薄宦仍依楚,长闻傍酒垆。

客愁三月尽,春梦五更初。

吟卷看花掩,行床并竹铺。

江湖有佳句,知我每相于。

(0)

入阊门

乱后阊门暂得归,莫春三月马騑騑。

桃花也复如人面,柳絮依然点客衣。

画舸神仙流水远,綵云楼阁劫灰飞。

姑苏两度看游鹿,莫倚东风问是非。

(0)

送葛鍊师远游

仙翁去醉碧桃春,鹤背风吹万里身。

洞里棋高饶几子,瓢中诗好寄何人。

三峰紫翠浮芒屩,五岳烟霞染葛巾。

归日定知能缩地,莫教青竹化龙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