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
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梁州序·贺秉之授经府》。诗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山林的宁静与官场的喧嚣,以及隐居与仕途的选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忙碌的反思。
“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宁静与官场的繁忙对立起来,暗示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特质。接着,“吏隐中间最妙”一句,点明了在官场与隐居之间,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最为美妙。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描述了朝廷对官员的重视与教导,但紧接着的“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教诲不在于官场的权力与地位,而在于能够欣赏自然之美,享受心灵的自由。
“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这里通过比喻,将朝廷中的官员比作鹓鹭(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暗示他们虽然忙碌,但不如诗人所赞美的隐士生活高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官场的某种疏离感。
“莲幕俊,玉堂老”,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场景,用“莲幕”和“玉堂”这样的词汇,既指代了隐居之地的清雅,也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宴高楼日日笙歌绕”,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但紧接着的“尘世梦,几人觉”则提醒人们,这样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多少人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真正幸福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与官场、隐逸与仕途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