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依山麓,开门石磴深。
疏林归鸣鸟,野殿宿寒阴。
落日鱼盐市,丰年箫鼓音。
我来无所祷,壁宇叹尘侵。
古庙依山麓,开门石磴深。
疏林归鸣鸟,野殿宿寒阴。
落日鱼盐市,丰年箫鼓音。
我来无所祷,壁宇叹尘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庙废弃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诗人以一种冷静而又不无情感的态度,观察着这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
“古庙依山麓,开门石磴深”两句,勾勒出了庙宇坐落在山脚下的位置,以及它的古老与沉寂。门前石级的深邃,不仅是空间的描绘,更隐喻了时间的积淀。
“疏林归鸣鸟,野殿宿寒阴”两句,则通过对树林和鸟儿的描写,以及对庙宇中阴气的渲染,增添了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这里的“疏林”和“野殿”,都显得十分荒凉。
“落日鱼盐市,丰年箫鼓音”两句,诗人转而描绘了庙宇周边的生活气息。夕阳下的市场,充满了活力与欢声,这与前面废庙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
“我来无所祷,壁宇叹尘侵”两句,则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在这被时间遗忘的古庙中,诗人似乎找不到可以祈求或寄托情感的地方,只能对墙壁上积累的尘土感慨。这里的“无所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庙及其周遭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以及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的关系。诗人的情感表达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活力与孤寂氛围的体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