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趾霜毛亦太奇,亭亭孤立夕阳移。
鸡群欲挽难为色,鸥侣虽盟不并姿。
琪树寸红分历乱,碧潭双玉照参差。
知卿久擅南州誉,曾记开元李白词。
绀趾霜毛亦太奇,亭亭孤立夕阳移。
鸡群欲挽难为色,鸥侣虽盟不并姿。
琪树寸红分历乱,碧潭双玉照参差。
知卿久擅南州誉,曾记开元李白词。
此诗《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五十一)白鹇》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白鹇这一禽鸟的独特形象与气质。
首句“绀趾霜毛亦太奇”,以“绀趾”形容白鹇脚部的深紫色,与“霜毛”相呼应,描绘出白鹇羽毛的洁白如霜,两者结合,突出了白鹇的美丽与独特。接下来,“亭亭孤立夕阳移”一句,通过“亭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白鹇独立的姿态,仿佛在夕阳下静默站立,展现出一种高雅脱俗的风范。
“鸡群欲挽难为色,鸥侣虽盟不并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鹇与鸡群、鸥侣进行比较,强调了白鹇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姿态,它既不随波逐流,也不与同类完全相同,独树一帜。
“琪树寸红分历乱,碧潭双玉照参差”描绘了白鹇栖息环境的美丽,以“琪树”象征树木的珍贵与美丽,而“寸红”则暗示了花朵的娇小与鲜艳,与“碧潭双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知卿久擅南州誉,曾记开元李白词”表达了对白鹇长久以来在南方享有盛誉的赞叹,并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进一步提升了白鹇的形象,使之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佳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白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雅的姿态,还融入了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引用,使得白鹇的形象更加丰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