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情》
《寄情》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灼灼早春梅,东南枝最早。

持来玩未足,花向手中老。

芳香销掌握,怅望生怀抱。

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

(0)
注释
灼灼:形容光彩鲜明的样子。
早春梅:早春时节开放的梅花。
持来玩:拿起花来欣赏。
未足:还没有看够。
花向手中老:比喻花朵在手中慢慢凋零。
怀抱:心中的情感。
岂无后开花:难道没有后来开放的花朵。
先开好:先开放的花更美好。
翻译
明亮鲜艳的早春梅花,在东南方向的枝头最先开放。
拿在手中欣赏还未满足,花朵似乎就在手中渐渐凋谢。
花香消散在手掌之间,令人惆怅并勾起心中的思绪。
难道没有后来开放的花,只是怀念这最先绽放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早春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留恋,也流露出一种期待和珍惜之情。

"灼灼早春梅,东南枝最早"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早春梅花的生机与独特之美。这里的“灼灼”形容梅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视觉体验。

"持来玩未足,花向手中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珍惜。诗人似乎将梅花摘下,用手捧住,却又不忍心长时间地握着它,因为这样会看到花瓣渐渐凋零。

"芳香销掌握,怅望生怀抱"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梅花的芳香在手中逐渐消散,让人不禁产生出一种悲凉和留恋之情,想要将其拥入怀中,以此来延续这种美好的瞬间。

"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安慰自己,尽管现在的梅花已经凋谢,但总会有新的花朵开放。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周期的接受与期待,也是对当前美好时光的一种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自然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岑溪书来,得悉子乔近事,并言彼中十月桃放

季子鸣琴处,山桃几树新。

霜村方爱日,花县已逢春。

自见栖南雀,还教诧北人。

祗今寒食近,嫩惢未全伸。

(0)

送林二偕刘明府之任河南

落叶满行路,送君秋已残。

长贫为客惯,渐老别乡难。

雨气岳边暝,霜天河外寒。

宁知洛阳令,还解重袁安。

(0)

与友人登琅琊台

积水方沆漭,众山复萦回。

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

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

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

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

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

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

(0)

题凯亭写意十二册·其七山溪渔艇

苍岩簇簇水潾潾,风味江乡入梦频。

欲倩香嶙老居士,再添一个捕鱼人。

(0)

闻敬亭自潞河过通州至邓家庄访鸿上人偶忆旧游书此即赠·其三

通运门前水似铺,牙樯锦缆狎飞凫。

篷窗倚槛重回首,一带风帆接直沽。

(0)

题画四首·其一张可山梅溪小艇

流水六桥烟,曲巷罗浮路。

夹岸泊渔舟,错认武陵去。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