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异的生物——鳞族,通过“潜蟠得所从”一句,可以想象这种生物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其美丽如同宝石一般。"标奇初韫宝"表达了这种生物初显时的珍贵与奇特,而"表智即称龙"则揭示了它智慧非凡,一旦展现其才华便被誉为龙,这在中国文化中是极高的评价,因为龙是权力、智慧和神圣的象征。
诗人接着描绘了一片广阔而深邃的水域,“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更暗示着鳞族生存环境的奥秘与深远。紧接着,“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则展现了鳞族在水中活跃的姿态,其力量之大,仿佛能够搅动云端,引发波涛。
接下来的两句“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似乎是在提及古代哲人荀子和庄子的智慧与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他们对于鳞族这种神秘生物的探讨或许早已超越了常人的理解。"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景象时的感慨与幸福,仿佛在说,即便是偶然间得见这样的奇观,也是莫大的幸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鳞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中神秘生物的向往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