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空山寂,楼危怯独依。
青林寒佛火,白月净岩扉。
细把藤花酒,重添薜荔衣。
三更扶杖去,高咏谢元晖。
晚坐空山寂,楼危怯独依。
青林寒佛火,白月净岩扉。
细把藤花酒,重添薜荔衣。
三更扶杖去,高咏谢元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寂静的山中独坐的情景。"晚坐空山寂",展现出傍晚时分山中的宁静与空旷;"楼危怯独依",透露出诗人面对高耸孤独的楼阁时内心的些许胆怯和孤独感。接着,"青林寒佛火",以冷色调的青林和闪烁的佛火(可能是松火或烛光)映衬出深秋的清凉与神秘;"白月净岩扉",明亮的月光洒在岩石上,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诗人品味着"细把藤花酒",享受着藤花酿成的美酒,同时"重添薜荔衣",可能是在披上薜荔制成的衣物,增添了几分野趣和自然之味。最后,"三更扶杖去,高咏谢元晖",诗人深夜持杖出行,借古人谢灵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心境,显得既有孤寂又不失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耕民昧帝力,焉用典与谟。
奈何降衷后,气禀分贤愚。
天锡孔孟氏,一整绰有馀。
廓哉邹鲁地,良足容轩车。
皇皇七十国,辙迹何区区。
谁知百世下,流作章句儒。
掌股弄神器,敝屣直弃如。
遂令桐梓地,尽化荆棘涂。
昏林畏馋啖,秉烛来趋隅。
巫咸倘可问,为我还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