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下草萋萋,水远山长听竹枝。
末路不求同死处,重华宁有再来时。
霜筠苦泪留千古,野树愁云接九疑。
珍重韩公修废坠,却怜侥福类神私。
黄陵庙下草萋萋,水远山长听竹枝。
末路不求同死处,重华宁有再来时。
霜筠苦泪留千古,野树愁云接九疑。
珍重韩公修废坠,却怜侥福类神私。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黄陵庙》描绘了黄陵庙前的凄清景象,草木茂盛,远处山水相映,竹枝声声入耳。诗人感慨万分,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忧虑。"末路不求同死处"暗示了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苟且偷生;"重华宁有再来时"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贤明君主再现的期盼。"霜筠苦泪留千古"以霜筠(竹子)比喻坚韧的人格,其泪水千年不干,体现了对忠诚和哀思的深深怀念。"野树愁云接九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九疑山的迷雾象征着未知的命运。最后,诗人赞扬韩公修复废弃之地的义举,同时也感叹个人的幸运如同神灵的眷顾,带有几分无奈和自嘲。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峻拔天垂秀,盘回地拱灵。
神峰腾北道,法界控南屏。
龙雨周三笠,鹏风合四溟。
楼台出霄汉,钟鼓隐雷霆。
咒食猿窥洞,闻经鹤避汀。
迷途登觉路,佳客借閒庭。
风帽秋曾落,云车晚再停。
黑头全变白,红树几还青。
踪迹迷鸿雪,光阴换鸟星。
谁知陶令醉,总是屈原醒。
旧事惊还问,新词厌复听。
凭吹剑头吷,题向冷泉亭。
西风吹满空山雪,草木摧残众芳歇。
方春三月二月时,锦片韶华逐飞叶。
岁寒心契百年期,凌云老干凝烟枝。
萧条墙角半枯树,何事忽见琼瑶姿。
寒香晚色迷幽绿,半入前溪半茆屋。
翠禽啼梦蛰龙惊,白鹤叫霜仪凤宿。
秦封晋逸两悠悠,人在西湖已倦游。
炎凉不改固穷节,老大真成时辈羞。
炎凉老大随时至,毕竟谁非与谁是。
惟有从来铁石心,风烟雪月都相似。
红尘满道踏歌声,谁向穷荒访旧盟。
陇头不寄平安报,湘曲应孤驿使行。
明堂近复来梁栋,筱簜琅玕尽登用。
却疑羌笛妒人来,一曲关山又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