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砧玉杵镠霏皎,凤膏腻滑狸毫绕。
都将丽水岸头沙,洒作湘皋畹中草。
灵均佩重络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单。
琅玕郁密错刀碎,鸾翎旖旎商飙寒。
君不闻同心之利坚可断,请看南山黄石烂。
瑶砧玉杵镠霏皎,凤膏腻滑狸毫绕。
都将丽水岸头沙,洒作湘皋畹中草。
灵均佩重络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单。
琅玕郁密错刀碎,鸾翎旖旎商飙寒。
君不闻同心之利坚可断,请看南山黄石烂。
这首诗描绘了金兰竹石图的细腻与精致。开篇以“瑶砧玉杵镠霏皎,凤膏腻滑狸毫绕”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制作金兰竹石图的过程比作瑶砧上捣制药物,玉杵研磨,凤膏的润滑如同细腻的油脂,狸毫笔在纸上轻盈舞动,营造出一幅制作过程的生动画面。
接着,“都将丽水岸头沙,洒作湘皋畹中草”两句,通过将制作的材料与自然景象相联系,展现了金兰竹石图的自然之美,仿佛是从丽水岸边的沙粒中汲取灵感,洒落在湘皋的畹中,生长出茂盛的草木。
“灵均佩重络索乾,湘妃菊衣秋染单”两句,借用了屈原(灵均)和湘妃的故事,表达了对金兰竹石图艺术价值的赞美,如同屈原佩带的重络索干,湘妃穿着的秋染单衣,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琅玕郁密错刀碎,鸾翎旖旎商飙寒”则进一步描绘了金兰竹石图的细节与质感,琅玕(翠竹)的郁密错落,鸾翎(凤凰羽毛)的旖旎飘逸,以及商飙(秋风)的寒冷,共同构成了画面的动态美与冷暖对比。
最后,“君不闻同心之利坚可断,请看南山黄石烂”两句,以“同心之利坚可断”为喻,强调了友谊或情感的坚定与持久,如同南山之石,即使经过岁月的侵蚀,依然坚韧不摧。这不仅是对金兰竹石图艺术价值的赞颂,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兰竹石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艺术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寓意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岁晚得膏泽,荞花香满村。
稍令催科帖,迤逦不到门。
我有贤太守,手抚疮痍痕。
未遽舍我去,寿公福祉繁。
一饱诚难得,敢忘肉骨恩。
争看刺史天,扶携上墙垣。
忽惊麋鹿姿,中有诚意存。
顾予一廛氓,聊诵野老言。
莫将不赀身,玩此有限年。
心待三径足,何时赋归田。
陶令甑无粟,阮公不言钱。
可怜六尺躯,坐受众目怜。
我正犯此戒,隐忧浩无边。
幽怀祇自知,搅佩悲芳荃。
闻君昔种竹,妙意诚超然。
欲伴岁寒老,此计将终焉。
郁郁环堵中,清风自招延。
林泉有馀乐,簪组未易牵。
早知文章累,不愿铭燕然。
一为世所羁,遂与昔志捐。
富贵岂不欲,孤高易隮颠。
翻然回吾驾,造物报尔天。
辛苦自缠缚,老蚕迷再眠。
邯郸一梦破,怀抱良蹁跹。
寄语山中友,信归在言前。
耘治秋水净,扫洒春风妍。
君言诚起余,肺腑不待镌。
强颜为升斗,情态等市廛。
投绂亦从此,过君请击鲜。
虽微鹿门隐,不愧竹林贤。
放怀绳墨外,俱作平地仙。
《和赵承之竹隐轩诗》【宋·苏过】莫将不赀身,玩此有限年。心待三径足,何时赋归田。陶令甑无粟,阮公不言钱。可怜六尺躯,坐受众目怜。我正犯此戒,隐忧浩无边。幽怀祇自知,搅佩悲芳荃。闻君昔种竹,妙意诚超然。欲伴岁寒老,此计将终焉。郁郁环堵中,清风自招延。林泉有馀乐,簪组未易牵。早知文章累,不愿铭燕然。一为世所羁,遂与昔志捐。富贵岂不欲,孤高易隮颠。翻然回吾驾,造物报尔天。辛苦自缠缚,老蚕迷再眠。邯郸一梦破,怀抱良蹁跹。寄语山中友,信归在言前。耘治秋水净,扫洒春风妍。君言诚起余,肺腑不待镌。强颜为升斗,情态等市廛。投绂亦从此,过君请击鲜。虽微鹿门隐,不愧竹林贤。放怀绳墨外,俱作平地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MeYMaFN1.html
人皆有离别,我别不忍道。
惟应付梦幻,事已共一笑。
忆昔与仲别,秦淮汇秋潦。
相望一叶舟,目断飞鸿杳。
伯兄阳羡来,万里踰烟峤。
未温白鹤席,已饯罗浮晓。
江边空忍泪,我亦肝肠绕。
崎岖七年中,云海用浩渺。
岂知羌村晚,惊拜杜陵老。
干戈虽事异,欢喜动夷獠。
山川旧悽惨,云物今清好。
不似玄都桃,秋风不堪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