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无路入珠帘,三尺冰绡怕汗黏。
低唤小鬟推绣户,双弯自濯玉纤纤。
薰风无路入珠帘,三尺冰绡怕汗黏。
低唤小鬟推绣户,双弯自濯玉纤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夏日闺房中的细腻情感与动作。诗人以“薰风无路入珠帘”开篇,巧妙地将夏日微风与封闭的珠帘对比,暗示了室内环境的闷热与女子内心的微妙感受。接着,“三尺冰绡怕汗黏”一句,通过比喻冰绡(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对汗水的敏感,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炎热和女子对身体变化的在意。
“低唤小鬟推绣户”则展现了女子的动作与请求,她轻轻呼唤身边的侍女,希望打开窗户透气。最后,“双弯自濯玉纤纤”描绘了女子亲自清洗双手的情景,这里的“玉纤纤”不仅指她的手指细长如玉,也暗含了女子对自身清洁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环境的敏感反应,也有对自我形象的精心维护,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温婉与精致。
似雨江梅,如烟飞絮,细细香风欲送。
江上梦回青琐闼,佩声却是谁家凤?
几番空对紫薇花,而今悔、虚害也黄粱梦。
正宿雨初醒,春眠未起,一派画楼钟动。
叹谪仙先朝供奉。看春色流光,雨梢花重。
西楼倚,锦筝低按,东郭卧、玉樽休空。
莽游仙、白了人头,但芝草连天,丹霞封洞。
待饮马榆关,拂衣黄阁,古月梅花三弄。
岁聿其暮,翔翔萧萧。言策其驽,送子于郊。
岁聿云暮,寒日翳翳。伤子不逢,感我出涕。
驱车辚辚,徒御倾倾。式遄子行,我心用宁。
言言东平,鲁邦之域。宫墙崇崇,懋子嘉绩。
金则有砺矣,木则有矩矣。造尔多士,子其处矣。
胡子匪宜我,独与子暌离。孰辅吾仁,孰砭我疵。
岂无友朋,不如子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