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
《登香炉峰次萝石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曾从炉鼎蹑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

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登香炉峰次萝石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香炉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曾从炉鼎蹑天风”,以“炉鼎”象征登山的艰难与险峻,而“天风”则暗示了攀登的高度与难度,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接着“下数天南百二峰”,通过对比,突出了香炉峰的高耸与壮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胜事纵为多病阻,幽怀还与故人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多病,但仍然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这难得的胜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心灵的相通。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旌旗影动星辰北,鼓角声回沧海东”,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登峰时的景象,通过“旌旗”、“星辰”、“鼓角”、“沧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的敬畏之心。

最后,“世故茫茫浑未定,且乘溪月放归蓬”,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未知,选择暂时放下烦恼,享受眼前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0)

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0)

天门谣.次韵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

天堑休论险。尽远目、与天俱占。山水敛。

称霜晴披览。正风静云闲、平潋滟。

想见高吟名不滥。频扣槛。杳杳落、沙鸥数点。

(0)

芍药花二首·其一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0)

踏莎行.咏汤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0)

菩萨蛮·其二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