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牙旗夹画桡,双高晴色望岧峣。
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
丹壁幡?时隐见,白云铙吹互飘摇。
斜阳一抹人归处,多少红妆落翠翘。
锦缆牙旗夹画桡,双高晴色望岧峣。
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
丹壁幡?时隐见,白云铙吹互飘摇。
斜阳一抹人归处,多少红妆落翠翘。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首先,“锦缆牙旗夹画桡”一句,以“锦缆”、“牙旗”、“画桡”等华美的意象,描绘出船只在湖面上航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豪华而壮观的氛围。“双高晴色望岧峣”则进一步渲染了晴朗天气下,湖面与远处山峰相映成趣的景象。
接着,“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龙象”、“三竺”、“鼋鼍”、“六桥”,将西湖的自然景观与神秘色彩相结合,赋予了画面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其中,“三竺”可能是指西湖边的三个小岛,而“六桥”则是指西湖上著名的六座桥梁,这些都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重要景致。
“丹壁幡?时隐见,白云铙吹互飘摇”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西湖景色的多变与生动。丹壁上的幡影时隐时现,白云与铙吹的飘摇,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暗示了西湖四季变换、气象万千的特点。
最后,“斜阳一抹人归处,多少红妆落翠翘”两句,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描绘了游人归家的温馨场景。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映照出一片金黄,与远处归家的人群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红妆”可能指的是女子的装扮,而“落翠翘”则可能是形容女子的发饰或湖边绿树的倒影,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
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
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
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
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
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
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
采上虞之囊封兮,终然法乎舜禅。
山郁葱以蜿蜒兮,钟禹陵之佳气。
御香四时来下兮,道冠盖以相望。
拱觚棱于云阙兮,俨威颜而天咫。
繄百年之父老兮,及亲逢乎盛事。
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
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复逢舜禹之君。
然傥无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越问·其十四驻跸》【宋·孙因】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采上虞之囊封兮,终然法乎舜禅。山郁葱以蜿蜒兮,钟禹陵之佳气。御香四时来下兮,道冠盖以相望。拱觚棱于云阙兮,俨威颜而天咫。繄百年之父老兮,及亲逢乎盛事。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复逢舜禹之君。然傥无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MaJMqkA8vi.html
五湖春水茫茫,梦魂夜逐杨花去。
汀花岸草,佳人微笑,眼波横注。
借问刘郎,心期则甚,一成无据。
自春来泪满,挼蓝袖口,没整顿,心情处。
闻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头新句。
相思两地,无穷烟水,一庭花雾。
锦字藏头,织成机上,一时分付。
问他年,更有微云淡月,重来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