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坛窈窕开清禁,雾篆氤氲彻上玄。
此日百神俱奉职,方春万乘自祈年。
蓬瀛更羡天居近,宣室还看帝席前。
浅薄惭为香案吏,斋心相对夜无眠。
星坛窈窕开清禁,雾篆氤氲彻上玄。
此日百神俱奉职,方春万乘自祈年。
蓬瀛更羡天居近,宣室还看帝席前。
浅薄惭为香案吏,斋心相对夜无眠。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重的祭祀场景。首句“星坛窈窕开清禁”展现了星坛在月色下静静开启,气氛肃穆,仿佛进入了神圣的禁地。"雾篆氤氲彻上玄"则以云雾缭绕的景象烘托出上天的高远与神秘,暗示着仪式的神圣性。
接下来,“此日百神俱奉职”表达了在这样的时刻,众多神祇都履行着各自的职责,体现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方春万乘自祈年"点明了正值春天,皇帝亲自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寓意着皇家对农业丰收的重视。
“蓬瀛更羡天居近”借仙境蓬莱和瀛洲表达对学士们能接近圣贤之地的羡慕,暗含对学问和德行的向往。“宣室还看帝席前”则以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赞美学士们的才识可能得到君主的青睐。
最后两句“浅薄惭为香案吏,斋心相对夜无眠”,诗人自谦为负责祭祀礼仪的官员,深感责任重大,诚心诚意地守夜祈祷,表达了对学问和职责的虔诚态度以及内心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寓言故事,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敬仰和对自己职责的庄重态度,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
天下有至理,大数不可移。
天下有妙理,感应天无私。
吁嗟太母贤,令德女中师。
内助誉已播,教子名并驰。
一朝膺诰锡,冠帔乐清时。
云胡大数临,风波匪人为。
伟哉仁冢嗣,一德表孝思。
颠沛知有母,宁复顾身危。
号顿吁上帝,身代复奚疑。
仗此精诚格,感应桴鼓随。
异梦速匠氏,飞渡瞿塘瀰。
须臾神斧挥,解蹇跻平夷。
贤母幸无恙,顾视喜移时。
全家荷无恙,冥冥显护持。
岂有他谬巧,孝弟通神祇。
始信天人理,居高还听卑。
贤母适数尽,和扁不可施。
巨峡洪涛中,拯溺兹已奇。
五十不称夭,矧已届古稀。
况复多贤嗣,振振并麟儿。
二难尤世罕,勋业期皋夔。
策名垂汗简,显扬端在兹。
含笑九原下,应知靡憾遗。
感此希奇事,相逢重叹咨。
愧乏如椽笔,聊尔陈芜词。
《挽叶太宜人》【明·陈建】天下有至理,大数不可移。天下有妙理,感应天无私。吁嗟太母贤,令德女中师。内助誉已播,教子名并驰。一朝膺诰锡,冠帔乐清时。云胡大数临,风波匪人为。伟哉仁冢嗣,一德表孝思。颠沛知有母,宁复顾身危。号顿吁上帝,身代复奚疑。仗此精诚格,感应桴鼓随。异梦速匠氏,飞渡瞿塘瀰。须臾神斧挥,解蹇跻平夷。贤母幸无恙,顾视喜移时。全家荷无恙,冥冥显护持。岂有他谬巧,孝弟通神祇。始信天人理,居高还听卑。贤母适数尽,和扁不可施。巨峡洪涛中,拯溺兹已奇。五十不称夭,矧已届古稀。况复多贤嗣,振振并麟儿。二难尤世罕,勋业期皋夔。策名垂汗简,显扬端在兹。含笑九原下,应知靡憾遗。感此希奇事,相逢重叹咨。愧乏如椽笔,聊尔陈芜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3HdD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