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入吾圃,才食一寸苗。
未足充子腹,饥肠犹枯焦。
玉山禾粒大如枣,食之令人身肥饶。
留以待凤凰,不将食鸱枭。
吾子何日回,遗子一粒换肝膋。
子来入吾圃,才食一寸苗。
未足充子腹,饥肠犹枯焦。
玉山禾粒大如枣,食之令人身肥饶。
留以待凤凰,不将食鸱枭。
吾子何日回,遗子一粒换肝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思念和祝愿。开篇便以生动的情景刻画出父亲的期待与哀愁,通过子女来访时仅吃掉一寸新苗,反映了家中的贫困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挂念。"未足充子腹,饥肠犹枯焦"表达了虽然收成了一点果实,但远远不够填饱儿子的空腹,以及家庭的食不果腹。
接着,诗人将希望寄托于玉山的大米,这些大如枣的禾粒象征着丰盛和富饶。然而,即便是这样珍贵的粮食,也只愿留给凤凰这类神圣的动物,而不是那些低贱的鸟类,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吾子何日回,遗子一粒换肝膋"则是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以及愿意用自己最珍贵的部分(比喻为“肝膋”)去换取一粒玉山的大米,只希望能够早日与儿子团聚。这不仅表达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更蕴含着对儿女安康和幸福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