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事杂感·其三》
《近事杂感·其三》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赤乌三匝绕披香,丙夜融风近柏梁。

鲁叟不讥宣谢火,武皇终用越巫方。

露台尚惜中人产,云物谁书大史祥。

终是圣明能罪己,待看修省格庭桑。

(0)
鉴赏

这首诗《近事杂感(其三)》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赤乌三匝绕披香,丙夜融风近柏梁”,以“赤乌”象征帝王,描绘了帝王在夜晚时分,围绕着宫殿,感受着融融的夜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这里“披香”、“柏梁”都是古代宫殿名,隐喻着权力中心和帝王的居所。

颔联“鲁叟不讥宣谢火,武皇终用越巫方”,引用了孔子和汉武帝的故事。孔子不责怪宣子放火,而汉武帝最终采用了越地的巫术来求雨。这两句诗对比了不同历史人物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

颈联“露台尚惜中人产,云物谁书大史祥”,提到露台的建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均等。同时,诗人询问“云物谁书大史祥”,即在历史记载中,是否有详细记录这些云彩变化的记载,暗含对历史记载公正性的质疑。

尾联“终是圣明能罪己,待看修省格庭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期待。认为真正的圣明之君能够自我反省,改正错误,并期待这样的君主能够通过修身齐家,治理国家,如同种植桑树一样,培育出繁荣昌盛的社会。这一句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朝谒归省文书

面拥旌旗鼓乐随,谁知锦被裹疮痍。

吏那秋敛充春赋,兵待朝输作暮炊。

缩手判支穷措大,攒眉书准老沙弥。

此是履翁新活计,雁书多报故人知。

(0)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其七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0)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其一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

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

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

百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

(0)

平山堂

尽日西风捲地狂,只堪吹雁过潇湘。

黄沙万里暮天远,白水一杯秋井香。

杨柳年年人老大,江山处处客凄凉。

朅来无限兴亡事,泪落淮南古战场。

(0)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其一

一幅冰纨织翠筠,风涵秋水碧鳞鳞。

北窗高卧正须此,捲似闲曹吏隐人。

(0)

游仙都·其三

黄冠道士老而癯,相对谈玄一事无。

劝我莫教沉宦海,人间亦自有仙都。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