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园的深切情感与自然山水的热爱。开篇“碧云畔”、“最高亭”构筑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居所的优美环境。“阅世已头白”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看山犹眼青”则透露出他对大自然持久不变的情感和精神状态。这两句既是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对比,也是诗人个人经历与情操的写照。
接着,“谁能环北辙, 那更徙南溟”中“北辙”、“南溟”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水域,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远方美好地方的向往以及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最后,“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则是在探讨归隐之事,诗人似乎在计算何时能够返回心仪之地,去过一种更加接近自然、超脱尘世纷扰的生活。这里“处士星”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吉祥征兆或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预期。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人生态度。
郭里青山隐茂林,苍松聊与结同心。
忽惊天外征鸿度,何意人间起凤吟。
城满弦歌江月皎,家传玉铎海云深。
寂寥愧我空樵唱,敢附明堂大雅音。
高阁凌云云欲低,下有百尺凌云梯。
大夫登高并能赋,兴来我亦同攀跻。
为乘风雨留长夏,游陪况复行吟者。
江涛满地雪山来,人语遥从半空下。
空中此会意何如,主人不减魏应徐。
梅福尚为南昌尉,河上张骞空使车。
千山日暮景奇绝,呵雨问天呼明月。
明月不至海天空,把酒听歌思飞越。
清歌宛转变秦声,倚剑西临怀玉京。
人生奔走真何事,关山戎马纷纵横。
诸君尽是东南美,干将莫邪气相似。
龙光此日会重逢,燕颔何当报天子。
君不见,范生寒,折齿摺胁西入关。
丈夫封侯自有时,岂必长滞江潭间。
《夏日过延平曾徐二郡伯邀游凌虚阁陪杨少府时杨谪居将乐》【明·林大春】高阁凌云云欲低,下有百尺凌云梯。大夫登高并能赋,兴来我亦同攀跻。为乘风雨留长夏,游陪况复行吟者。江涛满地雪山来,人语遥从半空下。空中此会意何如,主人不减魏应徐。梅福尚为南昌尉,河上张骞空使车。千山日暮景奇绝,呵雨问天呼明月。明月不至海天空,把酒听歌思飞越。清歌宛转变秦声,倚剑西临怀玉京。人生奔走真何事,关山戎马纷纵横。诸君尽是东南美,干将莫邪气相似。龙光此日会重逢,燕颔何当报天子。君不见,范生寒,折齿摺胁西入关。丈夫封侯自有时,岂必长滞江潭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DyR2Ae.html
骚坛称二妙,名自早年知。
磊落看前代,飞腾羡此时。
黄初窥制作,绿绮共襟期。
浪迹犹存古,高谈亦解颐。
赋才愁里逸,侠气醉来奇。
霜下梅花咏,风前桂树词。
握珠君自惜,投璧我无疑。
南国空舒笑,东方谩叹饥。
古人何寂寞,吾道岂磷缁。
秉烛星垂户,开尊竹荫池。
药阑齐染翰,花坞半弹棋。
更拟持竿去,长歌沧海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