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感怀》
《高阳台.感怀》全文
清 / 许禧身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黯消凝。

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倚窗听。

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感怀》由清代诗人许禧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静谧与感怀。

开篇“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以“铜龙”和“檐铁”的声音衬托出春雨的细腻与宁静,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雾气笼罩下的青纱帐中,烛光显得格外清冷,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在闺房之中,人们谈论着安抚民众的话语,每句话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黯消凝。炉内香残,案上灯昏”,炉中的香已燃尽,案上的灯火也渐渐暗淡,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思交织在一起。“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在和平时期精心策划,却无奈边境安宁之策有限,愁绪爬上鬓角,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忧虑。“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深夜里,只有诗人一人未眠,银色的箭矢在时钟上缓缓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诗人衷心祈愿天下早日停止战争,永远享受太平盛世。“倚窗听。残溜声低,滴至黎明”,靠着窗户倾听,雨水滴落的声音逐渐低沉,直至天明,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延续。

整首词以春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关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祈祷。

作者介绍

许禧身
朝代:清

许禧身,字仲萱,仁和人。祐身妹,贵阳直隶总督陈夔龙继室。有《亭秋馆诗词钞》。
猜你喜欢

题庄严寺休公院

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

病客殊无著,吾师甚见容。

疏钟和细溜,高塔等遥峰。

未省求名侣,频于此地逢。

(0)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

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

风吹画角孤城晓,林映蛾眉片月斜。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0)

题一上人经阁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

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

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0)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四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

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

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0)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二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

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

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0)

览李秀才卷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