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李秀才卷》
《览李秀才卷》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nxiùcáijuàn
táng / guànxiū

xiāngzhěngshānkāijūnzhóushī
yíndāngqiūjǐngwèichūxuělínchí

jīngréndàogōngliǎngbìnzhī
yīnjiēshìlèishìděngxiánchuí

注释
香沐:用香气沐浴。
整山衣:整座山的景色。
开:打开。
君:你。
一轴诗:一卷诗篇。
吟:吟咏。
秋景苦:秋天的景色显得苦涩。
味:感受。
雪林迟:如雪林般清新但来得缓慢。
经济:指人生的智慧和实用价值。
几人到:很少有人能理解。
工夫:时间与努力。
两鬓知:从双鬓的白发看出。
和氏泪:比喻极其珍贵的情感或事物。
等闲:寻常,轻易。
翻译
我用香气沐浴整座山,为你打开一卷诗篇。
在秋天的景色中吟咏,感受尤为深沉,如同雪林中的清新慢慢释放。
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经济之道,只有岁月才能揭示这背后的辛勤付出。
感叹和氏璧的珍贵泪水,非寻常情感所能轻易流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即贯休)的《览李秀才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李秀才的书法作品,并通过书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 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秀才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将其书写的文字比喻为如同山中清泉般清新脱俗,每一笔都充满了诗意。

"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这里作者通过感叹秋天的萧瑟景色和雪后的寂静林间,来形容李秀才书法所蕴含的情感深沉和笔力遒劲。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 这句话则是说,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李秀才的书法艺术,而作者自己则是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领悟,才能懂得其中精髓。

"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女画家和氏所流下的泪水(传说中她为保存国泰民安而绘图)的感慨,暗示李秀才的书法不仅是艺术上的高超,更有着深刻的情感投入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尊崇与赞美,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怀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宝林褧师八十

定里何曾记岁华,万缘空是寿生涯。

千峰健步无筇竹,一钵加餐有饭麻。

心似青莲藏般若,眼将秋月照楞伽。

问师历腊今多少,不欲通人道吃茶。

(0)

送巽女归徐氏

红车绿幰及春明,六礼周时汝好行。

铜镜试妆花髻拙,布衣随嫁竹箱轻。

繁丝缓柱房中乐,细鲙深杯堂上羹。

妇道从今须孝顺,恋家不必泪盈盈。

(0)

雪作二首·其一

经春十日忽作雪,如此纷然门且关。

瞥见豪华成白屋,错加粉饰累青山。

侵凌广野容无地,零乱高空落自閒。

兀坐搔头何遣拨,梅花寒勒未开颜。

(0)

送九江郡判郑廷韶·其二

烟霄鸾鹄正纷纷,尊酒怜君是逸群。

望入九江春欲尽,恩沾双阙晓初分。

郡中善政期参佐,纸上陈言事见闻。

却喜盛年才力健,好摅忠悃树芳勋。

(0)

寿钱学士外舅庄公八十

孤星光烛戴溪前,野老今当八十年。

曾向清时膺宠命,却来平地作神仙。

綵衣舞处人如玉,绮席开时酒似泉。

珍重南飞歌一曲,玉堂学士意悬悬。

(0)

题望云思亲图·其二

望云不得随云去,黄鹄南飞万里秋。

只尺太行山在目,此心千古共悠悠。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