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太乙宫武林山赠易高士》
《题太乙宫武林山赠易高士》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古风

易居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閒。

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

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

此山亦复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天目两乳到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

扶舆磅礴拥王气,皇居壮丽环宫墙。

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尤瑰奇。

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

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馀。

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原庙太乙庐。

曾因祀事来登眺,阛阓尘中有圜峤。

薰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

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

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的作品,题为《题太乙宫武林山赠易高士》。诗人楼钥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寻求在武林山的易居之地,感叹日常事务繁重,无暇闲暇。他表达出挂冠归隐的愿望,但又意识到自己欠下的诗债尚未偿还,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诗中,楼钥详细描绘了武林山的地理位置和风貌,指出它是武林水的源头,与灵隐后山相邻。他进一步解释了山名的由来,并赞叹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如天目山的雄伟、湖阴山的奇特以及西湖的环绕。他还提及南宋时期,武林山作为行都的重要地位,以及太乙宫的崇奉与祭祀活动。

诗人感慨自己能暂时来此地修养心性,羡慕易高士在此过着清静的生活。然而,他仍然怀念故乡,认为虽然长安(这里指京城)繁华,但并非自己的归宿,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挽赵漕克勤礼部二首·其二

息影空山与世疏,感君意气独勤渠。

颇怜凤阁舍人老,犹寄羊城使者书。

化鹤安知耽是我,骑鲸难问白何如。

岂无莼鲫堪携去,衰病谁扶上素车。

(0)

挽林侍郎二首·其二

玉殿龙墀元会日,千官拜舞奉尧樽。

问周大老今安在,叹鲁灵光尚独存。

次对职清褒橐从,中书君秃愧□□。

自怜洛社归差晚,旧话无人可共论。

(0)

挽李秀岩二首·其二

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0)

挽去华主簿侄二首·其二

子美尤称位,昌黎若惜滂。

色空融佛性,冰炭置吾肠。

未审生何国,犹疑在我傍。

一条胜谢傅,老不废期丧。

(0)

挽方孺人一首

壸范经亲授,笄年咏好逑。

谓迎荷橐返,岂料蕣华休。

断雁元方恨,离鸾小宋愁。

邻翁惫无力,不及送原头。

(0)

送金潮州三首·其二

潮人无计驻轩车,来扇仁风仅岁馀。

棘院从今添立鹄,金堤亘古免为鱼。

真堪香火陪韩庙,谁采风谣继叶渠。

曾忝史官牛马走,不妨奋笔为公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