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江南一蜀中,奋然廷议叱群公。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
一幸江南一蜀中,奋然廷议叱群公。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
此诗《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二)》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寇准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首句“一幸江南一蜀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寇准一生的行迹,他曾在江南和蜀中两地为官,展现了其政治生涯的广阔与丰富。接着,“奋然廷议叱群公”一句,赞扬了寇准在朝廷上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批评了那些不敢发声的官员,彰显了其正直与勇气。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寇准的政治智慧与影响力。尽管他的策略可能在当时被视为扭转乾坤的良策,但最终之所以能实施并取得成效,离不开宋真宗皇帝的明智决策和接纳。这不仅体现了寇准个人的才能与贡献,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寇准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政治智慧的赞誉,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于忠诚、正直与智慧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吾闻龙泉太阿之宝剑,此物往往钟神英。
人间得名千百载,国内惟有征求兵。
昆吾之颖茨山精,银花绣出霜雪明。
星气朝朝鸊鹈紫,龙光夜夜芙蓉生。
文章已足清朝贵,勋业还为猛将惊。
七雄五列虽已矣,报仇报恩心未已。
非但飘沦古狱边,亦会提携楚城里。
峥嵘磊落世两见,断蛟剸兕窃所耻。
天下尝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
朝驰咸阳暮云中,此间未必皆成功。
但看古来功名士,杀身溅血俱英雄。
嗟哉神物会遇亦有以,至今升腾变化为飞龙。
河汉无云,淡月疏星,玉宇初澄。
渐金仙掌上,露华高洁,西风阵里,霜气崚嶒。
浪蕊浮花,狂茨怪蔓,此日纷纷一扫平。
谁欤似,有天公锡号,秋谷山人。须知与物为春。
向揪敛中间寓至仁。
是绂麟盛旦,黄钟应候,一阳方动,万汇俱萌。
亿兆苍生,钧陶系命,寿国端如寿此身。
梅花远,倩新词描写,来侑芳尊。